说到旅游,人们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上车睡觉,下车看庙”,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外国也是这样。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奇怪,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代表或者体现宗教文化的寺庙、道观、尼庵等等宗教场所,变成旅游商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况“天下名山僧占多”呢!在欣赏名山大川的同时,拜访一下名寺显庙也是受益匪浅的事情。
三亚有多少寺庙,或者说已经成为景点的宗教场所有多少我不知道,倒是三亚的“南山寺”是到三亚来旅游的人必到的地方。据“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出版的游览图介绍:“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了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陆中国,驻足传法。中国传扬千古的名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则更道出了南山与福寿文化的悠久渊源”。说了半天说的都是南山的典故,跟南山寺却鲜有瓜葛。看下去才知道,南山寺不过是年经佛教协会批准建立的一个寺庙,是年才起步建设的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一个景点而已。以前两次来海南并没有留下来游南山寺的记忆就不奇怪了。
象我们中国所有的风景名胜地一样,自称“梵天净土”的南山也是人满为患,在历经了停车、买票、租电瓶车的一系列不愉快之后,观山看景的兴致已经索然了。随着人流摩肩擦踵的来到“米的南山海上观音”像前,已经是正午时分,腹中饥饿只好找饭吃。还好,饭并不难找,穿着整齐的先生小姐正在大声的招揽食客,宣称有“斋饭”供应,可以让你在饱食美味的同时,品味深奥神秘的佛教文化。既然饿了,就得吃饭,既然吃饭还能学知识,那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一打听价格却吓了一跳:“自助餐形式每位元”。老伴儿和弟媳应邀去看了一下伙食,不过都是些豆制品,也就是说吃一餐“青菜豆腐”一个人要吃进去元,真有点让人诧异。问及定价根据,答曰:“南海观音像高米也!”闻听幸极,亏得南海观音只有米高,也幸亏是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如果台北大厦也是如此定价法,一餐饭岂不是要吃进去多元了。让人郁闷啊!
前面说过,很多宗教圣地都已经成为了旅游商品,也就是说都已经成为了“赚钱”的机器。我不懂宗教,也不懂任何宗教的教义,但是仅就我对佛教的点滴理解而言,“赚钱”“牟利”绝不是佛教基本教义所倡导的。“佛以慈悲为怀”,“出家人不打诳语”,从这些已经成为俗语的佛家警语中都可以看出佛家的境界,和“赚钱牟利”尤其采用不当手法“谋取信众暴利”的行为是何等相悖!我只记得寺庙上有舍粥舍饭的,没有听说过靠饭食挣钱的。当然,我没有看见有僧人参与经营活动,但是仅就利用佛教圣地谋取暴利的行为就已经构成了对佛陀的亵渎,允许这样做,或者默许这样做都应该看作是对佛的不敬!
斋饭者,出家人吃的饭也。这是我对斋饭的简单理解。人们品尝斋饭不过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了解一下出家人的生活。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的斋饭不但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反而让食用者对佛教生出许多的误解。
我不仅在南山品尝了斋饭,在西安的法门寺,在五台山都品尝过斋饭,当然了价格没有能比得上南山寺的,但是滋味和样式基本一样。都是用面筋、豆腐一类的原料,制作成鸡鸭鱼肉的模样,供人享用。我可以断言僧人们在平日里是吃不到这样的伙食的,不知道他们过个年节是否能吃到这样的饭食?也不知道仅仅是为了供应游客才烹饪这样的饭食,还是僧人们也可以享用这样的饭食?众所周知佛教以“不食荤腥”为基本戒律,既然不吃就应该从观念中彻底消除,何必还要用别的什么材料制作成“荤腥”来食用呢?搞精神会餐吗?那岂不是心地不诚吗?我以为,用某个宗教来“挣钱”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要打着斋饭的幌子来赚钱,想赚钱还不如把所谓的斋饭叫成“风味小吃”或者“地方风味”、“佛教风味”更好,免得辱没了“佛”。
出家人也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商品经济中,要求他们与商品经济绝缘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宗教毕竟有宗教的教义戒律,把他们逼上舍弃教义混同于芸芸众生的境地,或者是他们自觉地把自己混同于一个芸芸众生都是不对的。请信和不信佛的人都来尊敬佛吧!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