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a_4640703.html

▲11月3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左),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共同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片来自中新社 盛佳鹏摄)

华舆讯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1月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共同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于年2月的顾诵芬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他主持研制歼八、歼八II超音速歼击机,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歼击机研制体系,为航空武器装备跨代升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生于年2月的王大中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领域耕耘数十年,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10MW模块式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

顾诵芬: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曾参加歼-8试飞

▲上海交通大学届航空工程系校友顾诵芬院士。(上海交大供图)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是中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唯一的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回顾顾诵芬的一生,他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年,中国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新成立的航空工业局,从此便将自己的一生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顾诵芬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中国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年,中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年7月5日,歼8飞机成功实现首飞,也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

然而,在后来的试飞试验中,歼8飞机在速度达到马赫数0.86时出现了强烈的跨声速抖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顾诵芬瞒着家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乘坐试飞员驾驶的教练机上天,近距离观察飞机的振动情况。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因身患癌症,经过两次手术后,顾诵芬的身体非常虚弱,他仍然坚持上班,坚持读书。他说:“了解航空的进展,就是我的晚年之乐。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

他在北苑的办公室仍像一座“书的森林”,他总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起每一本书的内容。他仍在思考如何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中国航空工业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堪当重任的专业人才队伍。

“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在记者采访时,顾诵芬这样说。

王大中:攻克核安全“卡脖子”难题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图片来自中新社 盛佳鹏摄)年,为了发展国家原子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从电机、机械、动能等专业中抽调若干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转入工程物理系,其中就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他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批反应堆专业的学生,其科学求索之路与国家的核能事业紧密交织在一起,一干就是60年。

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堆芯融化事故、年切尔诺贝利严重核事故,世界核能事业陷入低谷。王大中意识到,安全性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未来核能技术发展必须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并立志要发展固有安全的核反应堆。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同样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充足的电力和热力供应。王大中认识到核能在未来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开始积极开展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

在高温气冷堆领域,改革开放之初,德、美、日的技术远远领先,当时中国基础薄、投入少,又缺少人才和经验。面对巨大的实力差距,王大中没有丝毫退意,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之路。

中国以不懈的“坚持”最终走到了世界前列,王大中始终如一的坚定和勇气无疑是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认识王大中的人都深深感到,他瘦弱的身躯充满非凡智慧,谦和的外表蕴含坚定意志。在国家需要核能时,他毅然选择核反应堆专业;在核能发展陷入低谷时,他坚持初心不言放弃;在认定了固有安全的学术目标后,他持之以恒直至登上反应堆安全的高峰。

从矢志建堆报国的青年学子,到“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王大中说:“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信心,勇敢向前,我们的国家就会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奖项之变:“指挥棒”调整“含金量”十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与奖章。(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情况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在去年做了修订,并从当年12月1日起施行。今年是条例修订后举行的首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修订后的《条例》将推荐制改为提名制,明确不受理自荐。据了解,在提名制实施以前,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授奖率保持在30%左右。随着受理数量的增加和奖励数量的控制,年三大奖授奖率下降到14.9%,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比前一年减少了20%。“国字号”奖励,就是要有“含金量”。

持续激励基础研究是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一大特点。曾经数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开出“双子星”,并且两个一等奖都授予了化学领域。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图为钟南山(中)在大会上。(图片来自中新社 盛佳鹏摄)

本次评选还强调成果应用积淀。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勤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的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从年建立以来,以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生命至上科学态度为指导思想,以社区防控、早诊早治、精准治疗为抓手,紧密围绕“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及早诊早干预”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图片来自中新社 盛佳鹏摄)

今年评选过程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全部向外籍专家开放,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其中参与研究时间超过10年的有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受理来自22个国家的54位候选人和1个国际组织,再创历史新高。最终,来自法国、荷兰、日本、英国、德国等多国的8名外籍专家,以及1个国际组织(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获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