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近在咫尺,谢公古道穿村而过,一草一木尽现唐诗风雅……处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新昌县南明街道班竹村,通过修复古驿道、挖掘唐诗文化、建设玻璃栈道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人人参股、户户分红,建成了诗意浓浓的唐诗文化景区村。截至11月底,该村今年旅游总收入已达多万元。
通过唐诗之路的活化,不断推动沿线乡村建设的全面振兴,今年前三季度,新昌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实现1.18亿元。
新昌,是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唐诗古道、谢公古道、霞客古道穿县而过,留下多处古村落、古遗迹等。这些文化遗产犹如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散落在全县的乡村。近年来,新昌县全力创建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以浙东唐诗名城为主题,着力加强唐诗公园、李白纪念馆、唐诗之路博物馆和唐诗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面挖掘唐诗文化、培植唐诗元素,将新昌个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目前已建成省3A级景区村22个、省A级以上景区村个。
位于天姥山麓的儒岙镇南山村,保留了不少古建筑、老台门。该村将闲置农房开发利用与古村文化保护传承相结合,发展唐诗文化旅游经济。由新乡贤整租闲置农房、流转山地,打造唐诗文化主题民宿,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截至目前,儒岙镇已完成7个村12个点的闲置农房开发利用,激活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租金收入累计达余万元;已建成摄影基地1座、旅游服务驿站3座、精品民宿4家;南山乱弹、编草鞋、榨油等15项民俗文化项目焕发新生,带动天姥仙桃、春饼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产生叠加效应。
着眼于“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新昌还以陆上“唐诗之路”和水上“唐诗之路”为线,因地制宜打造“天姥门户”班竹村、“诗路古韵”横板桥村、“千年古村”南山村、“水上驿站”茅洋村等一大批特色主题村,使颗颗珍珠闪耀出各具魅力的光芒,形成“一村一诗”诗路名村品牌。
“新昌将努力让浙东唐诗之路活化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互融共兴,将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历史之路、文化之路,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之路、发展之路、经济之路。”新昌县委书记李宁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