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误读了一千五百多年
文/老狼
说起酒,就想起田园生活,就想起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他被后世认为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但很多人却不知道陶渊明却是个酒鬼。
陶渊明喜欢喝酒,经常喝醉,且酒后能写出名篇佳作。在《饮酒二十首》,开篇中写到: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不仅是个酒鬼,而且是个嗜酒如命的酒鬼。醉了之后,继续喝,继续醉。但陶渊明却是个奇才,大醉之后,能吟出诗句。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很随意,很快乐的事情。陶渊明的的诗文,在当时的东晋并不被认可,到了唐朝才被肯定,以至于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都是陶渊明的铁杆粉丝。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说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面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后世广为传颂,羡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老狼认为,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结合时代背景,陶渊明做过祭酒官,后又做了81天的县令。陶渊明所谓的归隐田园,他没有将房屋建造在大山里,而是建在有人来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喧扰。他觉得,只要心中做到远离世俗,自然就僻静了。
但是他做不到啊,兴中苦闷,到了傍晚时分没有酒喝。于是走出门,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的南山景色很美,他想分辨这里面的含义,却忘了怎样表达。
这哪是忘了表达啊,这是酒瘾上来了,没有酒喝,吟不出好诗句的苦恼。但正是,这无意间的这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唐朝的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狂热追捧!后世的误读,一直延续下来,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这些大诗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所谓是: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但是陶渊明做不到啊,他连隐于市都做不到。他的思想忘情于山水之间,借酒抒发心中的苦闷。但我们从中可见,陶渊明忧国忧民的胸怀,又是何等的悲壮!
那么,真正的桃花源在哪呢?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桃花源,但这只是理想中的生活,桃花源在心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