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已经偃旗息鼓,渐渐淡出老百姓视线的新冠病毒,近段时间却死灰复燃,再一次兴风作浪祸害人间。

一有新冠病毒的消息,有两个人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媒体上,以他们的专业素养向大众普及科学的疫情知识,一位是因新冠疫情而意外走红的张文宏教授,另一位则是大名鼎鼎的“国士无双”钟南山院士。

5月22日上午,在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能覆盖XBB变异株的疫苗有2个已经初步被批准,很快能面世。

钟南山说,根据多方面材料判断,4月底、5月初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小高峰,“这是我们预料到的”。

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万每周。

钟南山认为,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可传染30多人,我们的(疫情)防控战略已经从过去的预防感染调整为现在的预防重症,因为感染是很难预防的。

钟南山表示,研发针对XBB变异株有更好保护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

他透露,目前已经有2种针对XBB的疫苗被初步批准,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

“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们是能走在国际前面的。”

出生于年的钟南山到今年10月即将年满87周岁,患有高血压20多年,心脏放了一枚支架的耄耋老人却依然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每每看到他的新闻,心中总是百感交集,首先当然是感动,这么大的年龄,却依然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这种为国奋斗的拼搏和奉献精神值得每一位后辈学习。

相信大家一定对钟南山院士的一张照片记忆犹新,那是在新冠疫情初期,在赶赴武汉的火车上,他疲惫地靠在座椅上,充分利用旅途时间抓紧休息一下。

危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充分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情怀,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除此之外,想从其他角度谈谈个人的一点观察和体会。

当我们赞美钟南山院士的无私奉献精神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年龄。

钟院士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放在普通人身上早就退休二十多年了,而钟老却一直在“超期服役”,即使身体再硬朗,终究无法抗衡衰老的自然规律。

新冠疫情袭来,当他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在某一个时刻,不知道是不是产生过急流勇退安享晚年的想法?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他真的太累了。

由此,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在呼吸学科的建设上,我们国家的人才梯度培养计划是不是不够完善?

人才储备的厚度是不是还不够?

否则,堂堂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却让一位耄耋老人冲在最前面引领着中国的抗疫科研事业,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们的中生代医学人才在哪里?

为什么没能顶上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