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南山博物馆举办的“志于道游于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审美”展览,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展出文化盛宴。展期至4月10日。

00:36

00:36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孔子、蔡邕、“竹林七贤”、陶渊明、苏轼、黄庭坚、林则徐等一大批杰出的士大夫,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斑斓色彩,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选取件(套)珍贵馆藏文物,分为胸怀天下、逍遥尘世和风雅艺趣三个部分,通过中国古代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玉器、石刻、家具、书画、书籍等文物,以“士大夫”为中心,表现在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以及注重个人修养、陶冶性情所反映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审美。这些雅致的情趣不仅是他们生活方式、审美态度和哲学思想的演绎,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明万历四十年乡试卷和二品文官补服等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分别从考试机制和服饰两大方面呈现了如何入仕,以及入仕后在服饰上的变化。

展览现场

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与精神传统。远离尘嚣,徜徉于山水之间,或躬耕南亩、诗意栖居,或枕石漱流、傍泉依鹤。从清光绪五年任薰创作的《高士观鹤图》扇面中即可窥见一斑。

展览现场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自然与人息息相关。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是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明山秀水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致,更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红花绿叶有意,禽鸟草虫含情。观赏之余,令人市井之心稍去,田园之意渐萌。

展览现场

明代陈洪绶创作《荷花湖石图》轴、清代道光年间林则徐手书的行书《游华山诗》卷等作品均在展览中展出,可以说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以吟诗作赋和挥笔泼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花鸟鱼虫也被赋予了审美意义和思想情感,成为“托物寓性”的理想对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