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该怎么设置?有何标准?近期,深圳街头广场上的两座以牛为主题的雕塑,因其造型怪异独特引发市民热议。记者前去调查采访发现,它们是“先锋之路”当代艺术展展出的展品。是公众审美意识需要培养,还是城市雕塑主题过于晦涩存在争议?晶报记者调查发现,深圳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台了对城市雕塑的管理法规。专家建议,深圳应恢复设置城市雕塑委员会,负责协商、评议、审定城市雕塑的立项、设计方案和落实等工作。

广场来了两座怪异牛雕塑引发热议

“感觉有点污啊!”“这是表现大力士在从后面拉牛吧?”“这是表示股票牛市压倒熊市么?”从10月中旬开始,深圳市南山博物馆旁边和南山文体中心前面,突然出现了两座牛的雕塑,其中一座是人和牛,另一座是牛和熊。因为它们造型比较独特,引发了过往路人的不少议论,不时还有人停下脚步拍照。也有网民将其发到网络上。

南山博物馆广场的《大牛士2》雕塑。

晶报记者前往了解情况发现,这两座雕塑只是放在广场上,并未用钉、水泥或底座等使之固定。在雕塑旁边放有不锈钢的牌子,牌子上有介绍这两座雕塑的名字、材质、大小和作者名字等,但未显示是哪个单位摆放的。

“也不知是哪个单位把它们放在这里,看了一下,感觉主题不是很健康啊!小孩子看到这种雕塑,合适吗?”市民周小姐说。不过,市民庄先生则对它们表示欣赏:“我觉得还好啊!这两座雕塑造型独特,很有艺术张力,看起来很震憾,很有冲击力。”

这两座雕塑到底是表达什么主题思想呢?根据介绍文字显示,位于南山文体中心前面的雕塑叫作《大牛士1》,作者是申红飙,材质是锻不锈钢化学着色,创作于年。作品旨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力的较量、征服与抗拒”。据介绍,艺术家用牛是作为“自然力”的象征来表现,牛被表现得壮硕无比,充满野性的力量。塑造的人物虽然是典型的蒙古人形象,但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具有民族群体的象征性符号。作品表现蒙古族体育文化形态的场景,人和牛的关系构成一种从征服与抗拒的冲突关系,到被驯服、被利用的和谐关系。

南山文体中心广场的《大牛士1》雕塑。

而放在南山博物馆旁边的另一座雕塑,牌子上的文字介绍显示其叫作《大牛士2》,作者、材质、创作时间都相同。介绍文字称:“作品侧重于日常化的关照,但作品的风格仍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压缩空间,让作品饱满、敦实;减少细节,突出作品的气势和神韵。雕塑作品蕴含着远古时期的动物文化,作为作品的主题,动物在艺术中重获新生。它们以一种既古老而又鲜活的方式存在,使得作品脱离了现实,却极富现代感。”

实为“先锋之路”当代艺术展展品

究竟是谁把这两座雕塑放在这里呢?

“那是我们放置在外面的展品!除了那两件外,外面还放有一些展品。此外,在我们馆内,一楼设有专题展厅,每层楼也都放有几件展品。”南山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件雕塑,是正在该馆举行的“先锋之路”当代艺术展展品。展览时间为年10月14日-年4月14日,分为室内展览和室外展览。其中,室内展览将展至年12月14日,共展出2个月,地点在南山博物馆一楼一号专题展厅和1-4楼公共空间;室外展览展至年4月14日,共展出半年,地点在南山博物馆广场和南山文体中心广场。

记者获悉,参加此次展览的有方力钧、展望、祁志龙等约30名艺术家,分别是40年来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展览展出的60件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和影像艺术各个门类,体现不同代际艺术家在艺术观念上的变化和差异。

南山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