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年多,我们翘首以待的“共和国脊梁·第二辑”,终于新鲜出炉啦!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第二辑
任福君/主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定价:元/套
册数:8册
装帧:精装开本:16开
适读年龄:4+岁
一直以来,名人传记在绘本里不算啥新鲜题材,但大多数都是国外引进的,讲述的也是外国科学家、艺术家、伟人的传奇人生。
所以我也一直在找中国值得敬佩和学习的榜样人物传记。
去年拿到“共和国脊梁”第一辑,太惊喜了。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第一辑这套书的背景也是够强大,由中宣部牵头,联合科协、教育、文化等十一家部委指导,集结了我国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打造。
反映中国顶尖科学家生平的传记绘本,不仅图文精美,内容更是严谨可靠,很好地给孩子们传递了科学家精神。
共和国脊梁系列的第一辑,一经推出,就获得了20项荣誉肯定:
而钟南山、韩启德、刘嘉麒、周忠和四位院士的诚挚推荐,更是一套科普书的至高荣誉。
钟南山院士的亲笔题词,激励着每一个中国孩子,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将是下一代的共和国脊梁。
叮当比去年看第一辑,又大了一岁,对这套书的内容感触更深了。
共和国脊梁这套书,对我来说,对许多中国孩子来说,出现的都特别及时。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是特别强烈的,新冠疫情以来,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中国强大起来了的感受从未如此鲜明。
这其中既有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激扬出的斗志,也有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自信和底气。
疫苗的火速研制、临床实验,全国范围内免费施打,都让我们自豪于生在这个国家;
但华为芯片受制于美国,也让我们反思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
两件事从正面和反面,让越来越多中国人认识到发展科技的重要性。
接下来,“科技强国”绝对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给孩子读这套书,一方面是让孩子们能够认识这些科技领域的伟人,另一方面,是让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爱国爱民的精神鼓舞我们的下一代;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也紧跟时代脉搏,了解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从小立下志向。
他们何以成为国之脊梁?
第二辑一共8本,讲述了8位中国各领域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他们分别是:
他们每一位,都出生在建国之前,经历水深火热的战乱,甚至是牢狱之灾,却不忘学习;
▲钱三强躲避飞机轰炸▲徐光宪躲避空袭
在废弃的寺庙上课
▲彭士禄父母双双被反动派杀害
他年仅8岁就被捕入狱
他们每一位,都曾立下雄心壮志,要用科学救国,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
▲王大珩曾转向核物理研究
希望为增强国防贡献力量
▲旧中国传染病肆虐
顾方舟决心走公共卫生的道路
让千百万人受益
▲彭士禄为保卫国家
毕业之际改行学核动力专业
他们每一位,都在祖国最困难时刻,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最需要他的地方;
▲年
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
在取得核物理研究巨大成功和声誉后
毅然回国
▲年
徐光宪夫妇放弃美国的高薪和荣誉
冲破重重阻碍回国
▲抗日战争最焦灼的时候
林巧稚毅然离开美国
去实践为中国妇女治病的梦想
他们每一位,都跟着共和国一起成长,帮助我们的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
▲年
中国研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8种精密光学仪器
▲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年
我国稀土产量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
他们每一位,都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脊梁。
其中,顾方舟的故事,叮当第一次读完后,哗哗泪流。
年,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在中国爆发,许多孩子生病发烧,甚至瘫痪死亡。
看到一个妈妈带着瘫痪孩子无助的样子,叮当跟着着急。
可是怎么办?当时的医生也无能为力啊。
顾方舟心痛极了,他决心要消灭这种传染病,他义无反顾地把全家都从北京搬到了昆明荒山,在这里养猴子、生产疫苗。
好不容易研究出了疫苗,又难以解决运输、接种问题。
要知道,当年的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冰箱,疫苗要怎么运到全国各地呢?
“卖汤圆喽……”
顾方舟从汤圆中汲取来灵感,把疫苗滚成了甜甜的糖丸,这样就可以更好保存啦!
一颗小小的糖丸,从此打败了脊髓灰质病毒,也受到了全国小朋友们的欢迎。
听到这里,叮当也擦干眼泪松了口气,一直追问糖丸疫苗长啥样?好吃吗?他小时候吃过没……
还有林巧稚医生的故事,他听得特别认真。
林巧稚从小就立下志愿:“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长大后,医院妇产科第一位女大夫。
那个年代,很多女性包括林巧稚的母亲,都是死于妇科疾病。
因为受限于时代观念,女病人们几乎都不愿意向男医生诉说病情。
成为女大夫的代价,就是林巧稚终身未婚。
但林巧稚却造福了万千幸福家庭,她用一双纤细而灵巧的手,不知拯救了多少母亲和胎儿的生命。
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接生的孩子们纷纷取名“念林”“敬林”……孩子们都叫她“林妈妈”。
在她长眠于鼓浪屿的故乡后,几万个由她带到世上的孩子一生都会想念她……
共和国脊梁系列,对感情丰沛的叮当来说又是一套催泪炸弹。
通过这些真实感人的英雄故事,我相信关于什么是努力,什么是不屈不饶,什么是责任感......已经慢慢在他心中种下了种子。
孩子的学习榜样,家长的育儿楷模
对孩子来说,一个能够引起他共鸣,让他们心生向往并学习的榜样,既要能激发他们的崇敬和热爱,同时也必须是真实、鲜活的。
惟有真实,才能动人。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从小就是个身壮如牛的“小牛犊”,他还有不小的牛脾气。
为了新的研究兴趣,居然宁愿放弃北京大学的学业,重新考入清华物理系。
要知道,当年人报考清华物理系,全国录取28人,最终仅仅毕业10人。
而且第一名就是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第二名才是钱三强。
共和国脊梁系列的第一辑,我们就介绍了这位同样伟大的中国“居里夫人”。
有女儿的妈妈们,一定要去看看何泽慧的故事,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女孩子一定学不好理科,反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整个系列书我都建议家长最好也能一起看看,因为它不仅激励着孩子,也能启发家长。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父母开明的教育方式。
比如,钱三强的爸爸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
儿子突然要退学换专业,一般家长肯定会觉得不理智,钱玄同不但没有阻拦,还给儿子题字“从牛到爱”
一是为了勉励儿子发扬属牛的那股子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牛劲儿;二是希望儿子向牛顿、爱因斯坦学习。
这四个字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支持,让钱三强战胜一个个难题。
那副字直到多年后,还挂在钱三强的书房里,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的父亲就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王应伟。他是儿子科学道路上的启蒙老师。
从小,王应伟就带着王大珩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筷子折射、地磁观测、气象观测……
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王大珩对科学的兴趣。
看上去是一位慈父对不对?但他对儿子的学习态度要求极严。
儿子用数数的方式解答鸡兔同笼的题目,虽然答对了,还是被狠批一顿。
因为父亲要让小小的孩子知道,不求甚解不是读书的态度。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父亲熟知古代数学,就经常用中国古代数学命题—“鸡兔同笼”以及中国国粹围棋来培养徐光宪做游戏。
这些题目既有趣味性,又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的父亲只是一位农民,他没办法教给孩子什么,却执着地让孩子们去上学。
尽量只安排他们干比较轻松的农活,最终培养出两位大科学家。
施雅风最后考入浙江大学,成为了我国冰川学的奠基人。
施雅风的哥哥施成熙也曾远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最后成为我国湖泊水文学的奠基人。
《共和国脊梁》系列创作时,不仅找到了相关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学科专业上进行把关,更关键的是寻找了科学家们的家属、秘书,用生动的生活细节去还原他们的成长轨迹。
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位位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情怀也有性格的科学家们。
生动简洁的科普,质感细腻的插画
这套传记绘本,不仅仅止步于科学家的生平介绍,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行业相关的科学知识。
有些孩子不喜欢科学,一听到科普就觉得肯定乏味枯燥,而且还听不懂。
可是,如果是这样的科普呢?
介绍什么是核动力:
作者把核潜艇比喻成游泳健将,而核动力就是这个“健将”强有力的心脏。
解释大亚湾核电站为什么不会爆炸:
彭士禄说:“原子弹像酒精,用火一点就着;核电站却像啤酒,怎么点也点不着。”
不仅文字生动简洁,这套书图画也颇具质感,让我们一下子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这些科学家们生活、奋斗的年代。
看,古香古色的广州街道,报童、人力车夫还有报纸上澎湃之子被捕的新闻,一下就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彭士禄。
吃百家饭的孩子与中国核潜艇:彭士禄看,一个小小孩用自制望远镜凝视星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里启程。
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长大后,他挑灯夜战,辛苦地工作但却幸福和满足。
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看,中药店里上百个抽屉,排列地井井有条,满满的中国味道。
谁能想到这会启迪了一个科学家,让他学会了把知识用“抽屉分类”的思维方式?
稀土世界的摘星人:徐光宪的故事除了质感,这套书图画的细节也很值得推敲。
小小钱三强的书桌上堆满了繁体印刷书籍——
有外国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鲁滨逊漂流记》,也有中国的《儒林外史》《西游记》,仔细看还有当年热门的儿童期刊《小朋友》和《儿童世界》。
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童年,就这样活泼泼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因为国家要大力发展原子能,钱三强被委以重任,经常出差加班,很久都见不到家人一面。
而这桌子上堆积如山的原子能图纸、文件,主人工作多繁忙自不必多说;
那个冒着热气的茶杯上,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那只红色的公牛纸镇,分明就是钱三强这个新中国原子核科学“领头牛”的象征;
还有画中出现的精密仪器和装备,每一个都有据可依。
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
图画右上角妈妈揽着三个孩子似乎正在读书,而缺席的爸爸就是钱三强。
这一页上钱三强虽没有露面,我们却更能体会到他的存在。
一个为大科学家为国家作出的牺牲和奉献,都在不言之中。
画家的用心真是可见一斑。
专业科学顾问团,人物小传+年谱+词汇园地+音频故事
因为每本书涉及不同的科学领域,专业性很强,又要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
所以这本书在人物背景扩充和注解上花了很多心思,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
为了保证内容的科学严谨性,这套书的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都来头不小。
他们当中有中科院院士,有科学家家属,有科学史研究者,还有绘本研究者,所有人群策群力为这套书把关,内容上就有了保障。
每本书后面,都有科学家的个人小传,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家的生平背景。
补充了那些文中没有讲到的信息,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和贡献。这个我建议读完绘本后,也再给孩子读一读。
还有科学家年谱,也帮小读者们捋清科学家的生平。
然而,要讲给孩子好科学家的故事,可并不容易。
本套书介绍的8位科学家涉及原子核物理学、量子化学、应用物理、光学、冰川学……等许多专业学科,一些专业词汇无法避免。
为了不给孩子理解文本造成障碍,每本书后专门开设了词汇园地栏目。
比如什么是光的折射?
什么是地磁?
什么是应用光学?
都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解释清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