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剑英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投身到军事科学研究中,为此他建设科研队伍,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年10月党和国家正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听从了中央政治局多数人的意见后,叶剑英同志挺身而出,奋战前线。和其他同志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这一举措使国家以及军队都得到了很好的施救。此后,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主抓军队各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叶剑英

叶剑英作为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在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敢为己出,无私奉献。然而,叶帅的晚年生活却过得不是很安逸,无情的病魔常常会折磨这位伟大的元帅,让他无可奈何。年,年迈82岁的叶剑英身体急转直下,一开始只是走路不稳,颤颤巍巍,慢慢有摔倒的现象,身体不受控制。身边的警卫员发现叶帅的身体有变化,赶紧将情况报给邓小平同志。邓老得知后立马组织了医疗组,以便随时观察叶老的身体状况。

医疗组的人员不清楚叶老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叶老身体不受控制,走不稳,肢体不协调。为了查找病因,叶老也十分配合医疗组人员,一遍又一遍的走,没有丝毫的脾气和埋怨。由于当时医疗设备有限,始终没有确定叶老是什么病。这可让医疗组人员发了愁,不能找出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一向积极乐观的叶老丝毫不给他人压力,就跟没事人似的,表现的异常安稳。那天闲聊中,他还说“我可能是患上了什么疑难杂症,让大家很难去摸透它的病因,干脆我自己取了个名就叫它难治之症吧。”这席话触动了每位医疗组人员的心,他们都被叶老的乐观心态所佩服。也为此给予了他们更大的动力,必须找到病因救治叶老。

叶剑英

年,毛泽东和叶剑英在延安,此后医疗组终于得出了结论,所谓的疑难杂症就是“帕金森综合症”。这种疾病常年于老年人身上,主要病症就是身体不协调、走路不稳、手臂颤抖,同时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力的迅速下降。年龄越来越大的叶老怎能经得住这般考验,久而久之,他的身体越发严重,肺部感染随之而来。一向视工作为己出的叶老并没有被病魔打败,他还依然站在工作第一线,到全国各地视察,指导工作。虽然肺部症状在医疗组人员照料下有所好转,但因此也落下病根。只要到阴雨天,就会复发。80多岁的叶老血管一时很难找到,不难看出,他的胳膊上早已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面对扎针的护士叶老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并缓解她紧张的情绪,说道:扎不准没关系,我的血管不好找,没事,慢慢来。”体贴的叶帅给予护士充足的信心,让护士们深为感动。她们常常聚在一起说:“是叶帅把信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信任化为动力,尽一切力量把工作做好”。

年全国代表大会上,叶老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有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但是中央在没有让我退休之前,依然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奋战到最后一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年叶帅肺部再次恶化,党和人民都清楚叶帅的身体对国家非常重要,他的生命对我们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重大意义。一定力争把叶老的病情控制住。年叶剑英生命危在旦夕,人民大会堂也临时接到了要布置追悼会会场的通知,这次救治堪称十分复杂,也有很大的风险和困难。此次抢救也被称为“医疗史上的淮海战役”。

叶剑英病情十分危及,专家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立刻提出方案,请广州呼吸系统专家钟南山院士会诊,于是,专家组上报中央,必须请钟南山院士前来救治!此时,他已接到上级命令,得知自己的使命重要。他来不及多想,立即收拾好行李,坐飞机前往救治叶老。坐在飞机上的他此时心里很焦急,想着叶老的身体等着他去救治,心里感慨万千。一下飞机王敏清等人在此等候着他,来不及多说些什么,互相简单介绍后便启程去抢救叶帅。到达地方,他立即换上工作服,开始一系列检查,经过检查,他认为气管切开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案。这一手术让叶老先生维持了两年的生命,钟南山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个生命在他手里被挽救了回来。年10月13日叶剑英身体再一次恶化,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当天下午,中央宣布了这一噩耗,所有人都默哀叶老,愿他一路走好。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而钟南山就是最好的传承人之一。

钟南山院士

自年12月底我国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大家都知道了此次中国疫情爆发的严重性和破坏性为之强大。原本祥和而平静的日子一下子变了,使每个人都闻风丧胆。为此国家也十分重视,封城封路,层层设卡,测体温,戴口罩……一系列的举措也使我们安全度过了疫情。在疫情背后最最重要的堪称我们伟大的钟南山院士!是他带领我们中国走出困境,排除各种艰难困苦,迎来希望与光明。

年10月,钟南山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在南京是著名的儿科医生。医院的创始人之一。夫妻二人有学识,文化水平也很高。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南京城沦陷,给钟家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之后,他们一医院转移到贵阳。夫妻二人从小就很重视对南山的教育,他们只要一有空,就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但调皮贪玩的南山哪里耐的住性子,总是以各种理由离开。久而久之,宽容的父亲也没有更多的去苛责南山。直到有一次,南山因伙食费没有交给老师而偷偷去买零食,父亲知道后说:“你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要撒谎?”彻夜未眠的南山终于在愧疚和自责中明白做事情是不能撒谎的,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自此以后,他做什么事情都讲究真切二字。这也是父母对他唯一的要求:要敢于说真话!

年少时的钟南山

年,19岁的钟南山考取了北京医学院。那时,心高气傲的南山在一次经历中得意扬扬的说道自己给一位尿血的病人开药,并且他的病症也有好转。父亲听闻,立马说道:你给病人做了病原学的检测吗?治病是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要有根有据。”南山心里很是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根本没有错,是父亲不看好现在的他。直到年,一个惨痛的教训使南山永远铭记了父亲说的话的重要性和意义。当时,医院接诊了一个肺结核病人,根据以往的经验,他做了一些简单处理,第二天,医院领导就训斥了他,这位病人并非是老毛病犯了,而是一根细小的鱼刺扎到了肚子里的一根动脉血管上。他轻率的诊断差点危及他人生命,自此之后,他对每位病人都认真负责,也深刻明白了父亲说话的真正意义

年,钟南山跟随医疗队到河北宽城下乡,那时医疗条件有限,物资缺乏。当他面对一个个病人时,为了不使病人痛苦,只能给病人打一针止痛药。这一实践经历也给了他很深刻的打击,面对病人,束手无策,更多的无奈与局限不能打破。年,钟南山回到广州,许久未见的父亲不禁感叹道:哎,都36岁了。一向混日子的钟南山彻底被打醒了。现在开始,不早也不晚,大器晚成的南山一股韧劲油然而生,漂着的“心”有了定力,他要精心钻研医学知识,提升自己。致力于每位病人,要给予病人更好的治疗。

年非典,恐慌四处蔓延。钟南山说这并非是细菌感染,经过多次研究,提出并证实了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此后,突然消失了5天的他不见了,事实上,他在一线已经工作38个小时没有休息,他累倒了,出现高烧、咳嗽和肺炎的症状。钟南医院接受治疗,而是居家隔离,在家里输液。庆幸的是,他得的不是病毒非典。为了方便输液,钟南山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在自家的门上订了一个钉子,把输液瓶挂在上面。每当有人问起,他笑着说:这就当是一个纪念吧。

一直到现在,他都不忘初心,重回战场。钟南山不畏艰难,当祖国人民需要他的时候,总是能首当其冲,没日没夜的奋战在一线,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带来光明。他像是一把火炬,不畏黑暗,照亮他人。他视为己出,勇敢逆行,带领医护人员与病魔做斗争,把人民的生命看在第一位,他是大家心目中的爱国英雄,是大家的一颗定心丸。

我看见《人民日报》微博是这样评价的:84岁的钟南山,既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要“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给奔忙在一线的人员减轻负担。我很幸运身在中国,中国的人民如此团结。每当我想到医护人员身在一线,她们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上沾满了汗水,不能回家,也很难去吃饭,喝水,上厕所……我的心在颤抖,没有人比他们更“美丽”!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和这些白衣天使们站在一块儿,奋战在前线,并且参与着斗争。他们逆风而行,毫不畏惧,团结一心,是最可爱可敬的。只要心中有力量,眼前就有希望。

钟南山院士,您肩负起了责任,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的白衣天使们。您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感谢你们的付出!让我们心存感恩,守望相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是新时代的无名英雄,传递着信心与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他们身上,永远闪着最耀眼的光芒!我们为之感叹:自己的心有多么渺小,一定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