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港城烟台,因山得名,向海而生。山海相依,城港一体。
关于烟台山的历史,相信朋友们已经了解得够多。
比如,六百年前的明朝,为加强海防,在沿海多处修筑狼烟墩台,烟台山因此而得名。
比如,年前,西方列强在烟台山上下圈地盖房,建成规模庞大的外国近代建筑群。
比如,二十世纪初,烟台山灯塔落成,从此成为烟台城市的地标。
又比如,烟台山上大门朝北开的龙王庙、供奉关公和岳飞的忠烈祠,还有石帆、石船、合璧石、母子龟等一系列造化奇观……
它们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段惊心动魄、令人思绪万千的慷慨壮歌。
一座小小的烟台山,海拔尚不足50米,却充满了宏大的海天气魄。它见证了一座城的兴衰悲欢,经历了东海硝烟的沧桑变幻。
在烟台城孕育、形成及成长的曲折演变过程中,可以说,烟台山扮演着母亲般的角色。
然而,烟台山的文化底蕴还不止这些。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烟台母亲山的另一面。
寻找城市印记(二):烟台山的一个曾用名,透露出什么样的城市密码?
在烟台山下生活30年了,笔者才知道,原来,烟台山在成名之前还有一个曾用名,那就是:熨斗山。
公元年,即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颁诏,在奇山北簏建立奇山守御千户所。随后,在熨斗山上设立了狼烟墩台。
《烟台望族——所城张家》一书对此介绍道:“在奇山所城周围,还设有清泉寨、宫家岛、芝山寨三个百户所与所城成鼎足之势,遥相呼应。沿海岸线还有清泉墩、石沟墩、现顶墩、熨斗墩等七处烽火台……”
这里所说的熨斗墩,就是熨斗山上的烽火台。
到了公元年,就是康熙十二年,福山知县罗搏主持编修了《福山县志》。在卷一地舆图中,标有沿海烽火墩台共十五座。其中有十四座标注为“墩”,剩余的一座“台”,便是由明朝的熨斗墩改名得来的“烟台”。
烟台山曾经有多个曾用名,像北山、燕台山、拉旗山等。这些名字都有出处,而唯独熨斗山,历史上却鲜有记载。
“熨斗山”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难道仅仅因为它的外形轮廓像熨斗吗?其中会不会有其它含义呢?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查,终于将熨斗山的神秘面纱掀开了一角。
年前,白石人点燃烟台第一缕人类文明之火
早期的烟台,有很多山。胶东屋脊由西向东一路延伸,在北边沿海形成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早期的烟台,水也多。大大小小的河流,从层峦叠嶂中流出,顺势而下,汇入北面的大海。
在一处倚山临海的坡地上,居住着一群烟台的先民。他们采集地下的石灰石,建造成半地穴式的海草房栖身。
饿了,就带上用兽骨制作的箭镞和弹丸、石球,去南边的山里打猎;或者到北边的海里捕捞鱼虾蛤蚌。日积月累,人们吃剩下的贝壳,在草房周围形成厚厚的贝壳堆。
他们用自己磨制的石斧、石铲、石锛进行农业生产;用石磨盘把粮食加工成颗粒或米粉;用自制的各种样式的陶鼎和钵罐盛装食物和水。
女人们则将兽骨打磨成锥和针,缝制出漂亮衣服;用骨笄和细长的贝壳作发簪,挽起秀美的长发。
南山山脉中的一眼山泉长年流淌,形成小河,穿过千沟万壑,在沟谷洼地积水成潭,为人们提供生存之源。
在适应大自然的生存抗争中,烟台先民用勤劳和智慧点燃起第一缕人类文明之火。
几千年过去了,随着海岸线慢慢北移,陆地面积随之增加,这一片居民区也逐渐扩张。陆续有一些人家迁移到其他区域居住。
因为最初的居民区出产石灰石,俗称“白石”,他们便称那里为“白石村”。那条山泉能通神灵,因而被称为“通神泉”,小河便成了“通神河”。
倚山临海的烟台城海龙王儿子捣乱,摧毁人类家园
就在这一片青山绿水环抱的坡地和冲积平原上,烟台先民们一代又一代,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
话说有一年,不幸突然来临:暴雨连日下个不停,往日温和的大小河流就像暴躁的飞龙,从山上奔腾而下,冲毁无数房屋。大海也像发疯了似地扬起巨浪,掀翻一条条渔船,并且反扑上岸,吞没大片的庄稼和果园。霎时间,四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灾难为什么突然降临?原来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在捣乱。
东海龙王带着儿子们,去天宫参加宴会。龙王三太子看上了玉帝跟前的侍女燕儿姑娘,让老龙王向玉帝讨要。
这燕儿姑娘原本是玉帝廊檐下的一只小燕子,修炼成仙后化为人形,侍奉在玉帝座前。燕儿姑娘对霸道残忍的三太子早有耳闻,哪里会愿意跟他走。可是玉帝已经应允了老龙王,不能反悔。
燕儿姑娘去求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也没办法,她交给燕儿姑娘一方玉印,说危急时候会帮到她。
龙王三太子将燕儿姑娘带回龙宫后就要和她成亲,燕儿姑娘宁死不从。在老龙王的劝说下,三太子只好暂时将她留在身边,天天开导,想用温情感化她。
燕儿姑娘日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有一天,她浮到海面上透透气,偶然间看到一条渔船上,一个年轻渔民正在搭弓射鱼。
小伙子名叫云兜,长得英俊帅气,又身形矫健,技艺高超,而且怀有慈悲之心,小鱼、带籽的鱼他都不取。
燕儿姑娘被小伙子吸引,每天都到海面上看他捕鱼。一来二去,两人互生情愫。
不料此事被龙王三太子知道了,他对二人怀恨在心,想尽一切办法要整死云兜。他偷了老龙王的令牌,到半空中布下倾盆暴雨;又招呼虾兵蟹将,掀起滔天巨浪。
火属性的熨斗山,成就了一个千年不冻港
燕儿姑娘看到人间惨状,心急如焚。她不顾自己安危,将王母娘娘给的玉印悄悄送给云兜。
原来,这枚玉印经过太上老君九九八十一天的熔炼,有了火的属性。自古水火不相容,要压住水患,就必须用火来对抗。
云兜拿到玉印后,口中念诵咒语,要将玉印投入海水中。无奈风浪太大,玉印始终无法脱手。情急之下,云兜手持玉印,投身跃入海中。
眨眼间,云兜投海处慢慢耸起一座小山。因为有玉印的加持,小山带上了火的属性。转眼间,风浪平息,暴雨渐停。
燕儿姑娘无心独活,她飞身落到小山上,化为一块巨石,日夜陪伴云兜,共同守护着这一片海洋。
从此,这一带再也没有大灾大难,港湾也从来不冻不淤。人们在岸上安居乐业,在海上捞鱼捕虾。
每年春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时节,成群结队的燕子从南方飞来,聚集到小山上的燕石台子周围,鸣叫盘旋,筑窝垒巢。到了秋天,燕子们又在此合群,流连数天后再飞去南方过冬。
敦厚善良的烟台渔民,为了铭记云兜和燕儿姑娘的恩情,便把伸向海中的小山称为“云兜山”和“燕台山”。
因为“云兜”和“熨斗”发音非常相似,山的形状又极像熨斗,并且,熨斗以前又叫“火斗”,本性也属火,所以,叫来叫去,便成了“熨斗山”。
“熨斗山”和“燕台山”,这两个名字并存兼用,就这样一直叫了数千年。
锦上添花的是,明代沿海修筑烽火台,在熨斗山上建了熨斗墩,使山的火属性进一步增强。于是便有了清代开埠通商的机遇。然后,便有了“烟台山”的新名字。
又过了数十年,山上建起灯塔。在苍茫无垠的大海上,烟台山灯塔不仅为来往船只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且它闪耀的独特光芒,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一种展望。
愿用饱含山海浓情的笔墨,述说胶东民间的万种风情。我是小龙鱼,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