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宝安·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
人才服务站正式揭牌。
尖岗山这片创新创业热土
成为人才汇聚的焦点。
这里也是
深圳首批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
未来,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持续推动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
尖岗山产业新城正加速蝶变,借力前海南山高地、以顶层设计的优势、产业高度市场化的基础,进一步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战略高地。
高新产业与高精尖人才集聚于此,将助推让尖岗山成为高新产业与生态生活双高地。根据规划,尖岗山不仅要实现国家高新园区建设,更要打造宜居宜业产业新城!
#01
崛起中的湾区引擎
尖岗山将是未来支撑深港合作第3极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教授接受采访时说,尖岗山片区产业发展其中一环是深港合作,未来将打造“尖岗山深港智能产业创新合作发展区”,在深港之间形成前海现代服务、落马洲高新科技、尖岗山智能研发应用三足支撑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他强调,尖岗山未来的作用就是支撑起深圳跟香港全面合作的第3极。第1极是前海现代服务业联合发展区,第2极是粤港大湾区的发展重点区域落马洲科技。
在袁易明看来第1极和第2极一个是科技,一个是服务业,还缺少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集聚的高新园区,而这正是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具备的。所以他提出了“尖岗山深港智能产业或联合发展区”,即在未来以智能制造为支撑的智能产业跟香港联合共同发展,深圳不光是要跟香港联合发展服务业(前海服务业),更应该跟香港发展未来的高科技制造业,这就是智能制造,这就是第3极。
深港合作的三大支柱:服务业,科技和制造业,由此落定。
伴随尖岗山深港智能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高精尖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近期“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人才服务站”配套落地正是呼应于此。未来,该片区集聚大量高端产业人才是必然的,产生一定的住房需求也是可预见的,且政府对此已有一定的前瞻,即配套相应的人才住房。据宝安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越秀和樾府、万科都会四季花园都配建有人才房。而产业人才的进入有利于提升整个片区的居民素质,继而产生新的价值高地。
梳理尖岗山产业园区发展脉络,见证其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沉淀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加工制造企业陆续向尖岗山产业片区延伸集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此建厂投产;迈入21世纪后,尖岗山片区加快转型升级,年开始推进综合规划和园区建设,保护和优化已有的连片产业空间,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年,尖岗山片区成为宝安区三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年,尖岗山片区正式成为深圳国家高新园区。
眼下,占地约4.51平方公里的国家高新园区,已经成为兴业沃土,成为深圳高新区“潜力极核”。
▲尖岗山截止产业分布图(宝安规划设计院提供)
截止年底,在尖岗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服务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初具集群效应,集聚了华测检测等多家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规上、国高企业近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智能智造方面,尖岗山已经做出前瞻布局。据政府官方数据显示,尖岗山片区集聚了84家“规上”智造企业,“国高”企业总数达家。其中,智能硬件产值增速高达40.29%,较全市整体水平高出29.77个百分点。
#02
临近前海、南山
尖岗山价值洼地享成熟配套
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南接前海及宝安中心区,北接光明科学城,东临留仙洞总部基地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接桃花源科技创新园。
▲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项目区位图(宝安规划设计院提供)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织密了尖岗山的交通网,随着地铁轨道的布局,机场、大铲湾、深圳湾口岸也将近在咫尺。未来,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尖岗山作为重要节点,巨大的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汇聚。
袁易明教授认为:尖岗山就是广深港创新走廊的一个支撑点,在这个支撑点上它不是定义到原创,而是定义到智能产业化、企业孵化、产业转化和知识产权这些高新科技,在如此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国家大战略背景下,尖岗山都将是一个高新产业高地。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尖岗山的价值洼地。
从区位图中可以看到,尖岗山临近前海、南山,与南山距离尤其近。但无论前海,还是南山,都早已是深圳价值高地,企业进入也好,人居门槛也好,都形成了一定的准入屏障。唯有尖岗山片区,既有国家高新园区的政策光环,和低密度生态区的标签,又是人才聚宝盆和价值洼地。
有前海、南山两大高地的成熟配套下,尖岗山势必也会发展成为价值高地。
#03
尖岗山进入转型蝶变期
加速打造产城融合
尖岗山已进入转型蝶变期。
产业方面,尖岗山已经有不错的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未来可继续发挥紧邻南山高新区地理优势,主动承接高新区产业外溢,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产业,打造总部研发基地;同时,依托临近前海的地利,以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腹地支撑,香港与尖岗山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合作空间广阔,“尖岗山有制造业优势,香港在科技原创、产业定义能力、获取国际资源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双方会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按照未来规划,尖岗山发展智能产业将有五大主攻方向: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产业前端制造、技术聚集与扩散以及技术产业化服务。未来,这里将是构建产品开发应用的示范基地,建设国际化智能制造的先锋园区、智能技术产权服务基地和检验检测服务标准的中心。
同时,立足时代发展机遇,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尖岗山片区将结合深港各自优势条件,聚焦创新、人才、资本要求,打造宜居宜业产业新城。
宝安宝安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邓红从四大规划策略阐述了尖岗山产城融合的建设:
规划一:聚产营城,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宝安中心区、前海合作区的对接,协同宝安中心区、前海合作区的金融服务、宝安老城区商业服务,形成各功能板块一体化发展。
规划二:快慢分离,打通规划涵洞,增强东西向联系,建议广深高速尖岗山段下沉,破解东西功能链接,同时建议轨道15号线在隆昌路上新增站点,快速疏导片区人群。
规划三:增量提质,进行大统筹小更新,在业主意愿、更新可行性满足的前提下,条件成熟的单元可优先启动,充分发挥以小带大效应,撬动片区城市品质提升。
规划四:增绿护蓝,打通宝安公园、尖岗山、大井山纵向综合绿廊,构筑城市中的自然氧吧,同时植入展览馆、博物馆、咖啡厅、酒吧等元素,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基于以上规划策略,在建筑空间方面,尖岗山片区将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轨道换乘空间、立体交通连廊、三维公共平台、多样商业空间、丰富生态景观这六个方面,构建立体多维社区,实现宜属宜紧产业新城发展蓝图。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肖晗
编辑彭宝裕
责编肖晓君
监制吴吉
校审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