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中国国家地理BOOK”

▲南迦巴瓦峰是一个向北倾斜的短轴向斜构造,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图/来自喵星的猪

中国最美的雪峰。

我们都知道,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相对少有人知的是,藏东南的云雾里,笼罩着一座南迦巴瓦峰。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山,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活动中,摘得了最美山峰第一名的桂冠。

她巨大的峰体无比尖峭,被称为“直刺天空的长矛”。

“定海神针”

从名字上看,南迦巴瓦就显示出她的不同寻常。南迦巴瓦直译过来的意义是“雷电如火燃烧”。《格萨尔王传》记载,“门岭一战”中,格萨尔王询问手下这是什么山,手下说:“好像幡矛竖空中,那是炽热霹雳叉俄山。”

藏族人偏爱她,不但为她取了暴烈的名字,还根据酷峻的山势,给她安了好多人设:念青唐古拉山英武的爱子、因为嫉妒砍下弟弟头颅的哥哥、害羞而不肯轻易示人的少女……在他们心里,这座山有太多的故事可说。连山顶不散的云雾,也被认定为是神仙燃起的桑烟。

▲坡壁上基岩裸露,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图/梁逸晨/CCBY-SA

又是雷电又是长矛的,听起来,这座山就血气方刚,性格暴烈。事实上,南迦巴瓦峰还处于“幼年期”,是地球上上升最强烈的地区之一。15万年来,她每年能长30毫米的个子。

你可能没听说过她的大名,但这座山的重要性远超你想象。万年前,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发起俯冲,使青藏高原隆升为世界屋脊。两个板块交界处的“缝合线”就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在其中。

▲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示意图。

而南迦巴瓦是这条山脉东端的锚点。她是印度板块急性子的先锋,撞进亚欧板块之后剧烈抬升,把两个板块紧紧地楔在了一起。

地质学家将南迦巴瓦比喻为“一根锁定乾坤的神针”。孙猴子的金箍棒原为定海神针,恐怕也不及这座山米的雄伟身高。

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顶直刺天空,挺拔陡峭,有种惊心动魄的刚正美感。洁白的冰雪之下是裸露的岩石,别看山峰年轻,岩石却古老。考察测得,南迦巴瓦岩石的绝对年龄值大于7.4亿年,是目前我国一侧喜马拉雅山中最大的岁数。

▲南迦巴瓦峰西坡。图/Cherry/CCBY-SA

南迦巴瓦山型陡峭,主峰如一个矛尖凸起于群峰之上,连卫峰都尖尖的。晴朗的时候,能够看到岩层壮阔的肌理。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杨逸畴说:“组成南迦巴瓦峰的岩石是一套变质岩系……它们在南迦巴瓦峰从上到下层层堆积,就像不同色调的千层糕一样。”

组成南迦巴瓦峰的岩石是一套中深程度的变质岩系,绝无沉积岩。形成变质岩主要靠地球内部的内力,说明这里的岩石是地质剧烈活动的产物,它们经历了古近纪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南迦巴瓦峰的相对高度落差极大。图/姚赫《发现西藏》

南迦巴瓦的美,不仅仅是岩石酷峻而陡峭,也藏在相对高度的落差。即使是珠峰,北坡海拔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与峰顶的垂直高差也就多米。而南迦巴瓦的旁边正是世界第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使这里成为世界罕见的岭谷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

从西坡看,如果从峰顶水平开凿出一条路到雅鲁藏布江边,直线距离不过10千米,相对高度居然达到米。东南坡更加夸张,高差竟有米之多。

▲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眺望南迦巴瓦峰。图/图虫·创意

可以说,这种惊心动魄的美是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共同孕育的。它们中间的地带,正是地形构造转折最急剧、地应力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南迦巴瓦的血气方刚,正因她是剧烈抬升的中心。

南迦巴瓦峰一直承受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挤压,受力最大,变形集中,强烈的抬升使峰体高耸。经过冰雪为主的外力斧凿,她巨大尖峭的三角形峰体终于“水落石出。”

▲摄影师在飞机上拍到的南迦巴瓦峰。图/图虫·创意

至今,这里的现代构造运动还是生机勃发,活跃而强烈。地震活动依旧频繁,特别是年的墨脱大地震,雅鲁藏布江被拦腰截断至少三处,原本的瀑布消失。甚至有整个村庄被抛到江对岸,或者直接被抛到江里。

十人九不遇

既然是最美的山峰,那南迦巴瓦除了巨大尖峭的三角形峰体,肯定有别的值得说道说道。事实上,这座山像个行踪不定的侠客,”十人九不遇”。偶尔在云雾缠身中露出一角,几分钟后就倏忽没了身影。

▲云雾中的南迦巴瓦峰。图/常建儒

我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时候,恰逢这里的雨季提前,整个南迦巴瓦峰从山腰开始就被云雾牢牢锁住,蹲守了几个小时也没见到真容,只好悻悻而返。

听观光车上的地接姑娘说,她经常听到旅行者和摄影师的哀叹:“我怎么就见不着呢?”探险运动家王石也评论道:“她的与众不同在于总是藏在云中难以看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风采。”

▲从云雾中露出真容的南迦巴瓦。图/图虫·创意

南迦巴瓦峰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所以除了那些酷炫的名字,她还有个娇滴滴的外号,“羞女峰”。不过这事儿也分季节,雨季去看山,基本只能望着翻卷到半山腰的云雾兴叹。但也有人说,冬天去那边要是还看不到,你运气得多差啊。

可能你会疑惑,南迦巴瓦地处青藏高原,这里不是挺干旱的吗,是谁变出的云彩?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图/NASA/GSFC/METI/ERSDAC/JAROS,andU.S./JapanASTERScienceTeam[Publicdomain]

答案还是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这片地带的一个口子,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随着豁口长驱直入。南迦巴瓦所在的林芝地区年降水量达到-mm,甚至超过了江南。

暖湿撞上高山之巅,就形成了大量海洋性冰川。它们积累和消融都很快,流动性强,对山体的侵蚀、搬运能力强,山顶周围的岩石往往被“刨”走,只剩一个非常尖的山峰;冰川也常显得“切”进山里,磨蚀出U型谷,两壁十分陡峭。

▲海洋性冰川流动性也强,常可见其插进森林,甚至就在村庄的后山上,是离人类最近的冰川。冰川之下,是垂直分带的植被,还有各式各样的人家。图/图虫·创意

有人说,走过了寻访南迦巴瓦的那些路,便几乎不再有路堪称一个“险”字。除却它的高耸和陡峭,这里板块活动剧烈,地震、雪崩频仍,气候变化莫测,还有随时可能砸死人的冰崩区,极难跨越。

攀登南迦巴瓦更是难于上青天,山峰相对切割度大,海拔米以上都是裸岩陡壁、冰川和积雪,至今也只有一次登顶成功。、年的两度尝试都失败了,还有登山家长眠于山上,直到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才登顶成功。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攀登南迦巴瓦的难度。图/图虫·创意

直到今天,距那次登顶已经过去了28年,珠峰的攀登都已经变得商业化,却再也没人去挑战南迦巴瓦。

也许,少去惊扰她是更好的选择。让这位隐藏在激流之后与云雾之下的“羞女”,也有点隐私权吧。

冰雪映桃花

雪山,给人的印象基本是冷艳高贵的,积年的雪顶和裸露的岩石甚至有些单调。但南迦巴瓦可是个彩色的天堂,她从不曾独奏,而是与其他色彩融成一曲交响乐。

▲月亮挂在白雪皑皑的南迦巴瓦峰上。图/SinoImages

南迦巴瓦峰虽然是雪山,峰顶积雪终年不化,但从山脚下的雨林到山顶的冰雪,植被垂直带谱丰富又完整。“蜀山之王”贡嘎山没有热带植被,南岳衡山的海拔让它没法拥有常年的积雪。

但在这里,你能见到热带低山常绿半常绿季风雨林、亚热带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暖温带中山常绿针叶林、寒温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亚寒带高山灌丛草甸、亚寒带高山冰原和寒带极高山冰雪……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自然带,南迦巴瓦都双手奉上给你看。

▲南迦巴瓦峰下的植被。图/图虫·创意

南迦巴瓦堪称中国自然带最完整的山峰,她的植被生态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博物馆,连南北坡都挺对称。一般来讲,山体的南坡和北坡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往往巨大,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喜马拉雅山脉也不例外,它像一道屏障,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但南迦巴瓦还是借了雅鲁藏布江的“东风”,暖湿的水汽顺着大峡谷一路抵达北坡。所以,北坡虽然不如迎风面的南坡降水量丰富,但比起喜马拉雅山脉的其他山峰,还是湿润了太多,南坡也只比北坡多拥有了一个河谷准热带季风雨林带。

▲林芝的桃花。图/姜曦

草木繁盛,还带来桃花灼灼。南迦巴瓦所在的林芝地区桃树众多,结的桃子果味酸涩,没人爱吃,常常被拿去喂牲口。但林芝的桃花是这里最著名的景观,每年三月,河谷里的桃花次第盛开,远处就是皑皑的雪峰。雪山映桃花,我觉得比“春水映梨花”还要美。

林芝在吐蕃时叫做工布地区,世代生活在此的藏族人被称为工布藏族。这里还生活着珞巴族、门巴族。这里气候温润,姑娘长得俊俏,门巴族诗人仓央嘉措写道,“东方的工布巴拉,多高也不在话下,牵挂着我的爱人,心儿像骏马飞奔。”

▲雅鲁藏布大峡谷。图/陈敬哲《发现西藏》

但倘若深入林芝,当地的向导会一脸紧张地提示你不要轻易吃饭饮水,据说这里有下毒的传统。林芝地区温热的气候养出整个药王谷的药材,多种植物具有毒性。时至今日,下毒之说大约已经成为历史,但已经留下的印象还是不太好消除。

▲傍晚时分的南迦巴瓦。图/朱明《发现西藏》

中原大地在过去对南迦巴瓦几近一无所知。至于原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首先,古人不欣赏极高山,古代享有盛誉的五岳、黄山,都是中低山;其次,古人不能欣赏雪山与冰川之美。

这话不假。我第一次去西藏看到雪山的时候,第一反应“好大!第二反应“真美!”之后就词穷了,搜肠刮肚居然拎不出一首古诗来发朋友圈。

▲南迦巴瓦峰倒映在雅鲁藏布江。图/图虫·创意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似乎缺少雪山的身影。古人更欣赏平原的飞雪,比如”瑞雪兆丰年“;或者文化的名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李白、杜甫二位大诗人都到过四川,但川西的众多雪山几乎没有给他们的诗句提供任何灵感,只有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勉强算得。李白写四川,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杜甫写四川,也只是”花重锦官城“。

▲春天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背景中的山正是南迦巴瓦。图/任红军《发现西藏》

单之蔷提出了一种新的风景美学:“这种审美观主要是指对雪峰、冰川和湿地的认识,这种审美观的基础是现代科学而不是传统文化。”在这种美学的驱动下,最美的山没有选择东南大地上的文化名山,而是选择了葆有自然与野性的南迦巴瓦。

山就在那里,无论她洁白的面纱是否会撩起一角,让你有缘得见;山就在那里,她深深扎根在板块交界的地方,是一根定海神针,无论你知不知晓,都守卫着这片大地。暴烈从不该是南迦巴瓦的全名,她理应是更加蓬勃的俊俏,与汩汩流动的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