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www.znlvye.com/xtbb/bbzz/m/721.html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通:辩)

译文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注释

(1)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尔:这样。

(4)日夕:傍晚。

(5)相与﹕相伴。

(6)见:看见(jiàn),动词。

《饮酒·其五》表现了陶渊明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饮酒其五首》本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陶渊明陶渊明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宋代词人叶梦得: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酒。盖时方艰难,人各罹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石林诗话》)

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妙在题是饮酒,只当感遇诗、杂诗,所以为远。(《古诗归》)

明末诗人黄文焕:陶诗凡数首相连者,章法必深于布置。《饮酒》二十首尤为淋漓变化,义多对竖,意则环应。(《陶诗析义》)

清代泰州诗人康发祥:《饮酒》诗,昌黎谓其有托而逃,盖靖节退归后,世变日甚,故得酒必尽醉。其卒章曰:“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观此二语,则以醉而逃世网,洵可知也。(《伯山诗话》)

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盖此二十首“辞无诠次”,就形式而言,实类杂诗;就内容而言,则是感怀诗;因为醉后所题,故总题为饮酒诗。(《陶渊明诗笺证稿》)

文学评论家李长之:因为《饮酒》诗是产生在独饮的情况立,所以这二十首诗中也格外有着浓厚的孤独的调子。---因为这里有托的身世,有陶渊明的人格,陶渊明诚然寂寞,但陶渊明安于寂寞了。寂寞未尝不痛快,所以“夜夜声转思”,可是陶渊明的勇气迎接这种痛快,并忍受这种痛快。(《陶渊明传论》)

作者介绍

陶渊明(或年—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真假假描写了一个叫“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并且背后隐藏着辛酸的经历。

东晋时,中原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江南圈地,建立新庄园。晋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所以只好与士族门第“共天下”。东晋皇室在立国的多年中,一直想实现自立的军队和赋税系统,但是又一直遭到来自士族势力的掣肘,这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乐土”的空间和必要。

西汉末年开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现在看东汉末的人口资料,常看到“人口锐减”这个词,其实这些“锐减”的人口,多数不是死亡,而是跑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比较多的是去巴蜀、荆州、武夷这几个方向。他们到达南方后,多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平地而居。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聚落,以乡党为核心,选出首领,称为坞主。坞主选精壮男组成私人武装,在聚落周围修筑壁垒,这就形成了坞壁或坞堡。其结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贵族武装攻灭,或是继续独立,成为土豪。

晋宋时,皇帝从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人力,所以对佃民征求的徭税都非常重。史载,当时贫者不复堪命,很多逃亡入“蛮”,成了山民。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渔夫从武陵的某个小渔村出发了。为什么武陵渔夫要驾船“缘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去呢?渔人捕鱼,不往水阔鱼多的地方去,而要顺着小河沟逆流而上?他肯定是在溪水里发现了异常——当时的朝廷,对于逃户聚落是悬赏诛求的,渔夫到上游去冒险,当然有目的。

桃花源里的头领们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的路被隔绝——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

最后提到的南阳刘子骥,是个名声不错的人,听说这个案子,准备前往探险。可还没找出什么成果便生病死了,所以,“后遂无问津者”。刘先生死了,应该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完成他未竟的遗愿,加倍去寻找这块世外桃源才对啊,可为什么从那往后就没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呢?原来,刘子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险队不像渔夫那样单枪匹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里边的人恐怕就在劫难逃了。所以,很有可能,这位多事的刘先生不是善终,这里也许是作者加的一个隐语。为什么桃花源中的人要除掉他?因为渔夫和刘子骥的背后就是官府,官府到来就意味着苛政!

可见,《桃花源记》并不是“塑造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要记述一个社会现实:晋末,大量人口苦于赋税徭役,成团躲起来,在地下社会里生活。最终,东晋朝廷的基础日益衰败,终于被门阀士族赶下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