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杨凡锐
9月14日,位于南山区北部片区的环西丽湖碧道示范段建设工程开工。南山区有关领导及区工务、城管、水务等部门、西丽、桃源街道办和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开工仪式。
据悉,环西丽湖碧道作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一环一带三组团”中西丽湖生态环的重要载体,串联科教城内主要公园、高校、科研机构、社区和产业等重要功能片区,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慢行交通、自然景观、沟通交流的复合廊道。
环西丽湖碧道全长约15公里。示范段范围北起大磡科技园河道口,南接现有大沙河,总长约3.7公里。在尊重自然和原生态的前提下,以四大理念在水源和生态保护区打造深圳市首个环湖休闲文化经济共同体。高标准定位,精心制作自然生态人文一体的设计方案
将环西丽湖碧道示范段项目纳入广东省万里碧道体系,尽可能的保持西丽湖及其周边原有的自然风貌,做到碧道及其配套建筑等设施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高标准郊野型生态碧道,以满足老百姓便民服务需求,增色大学城及环湖区域人文休闲气息,促进环西丽湖周边经济发展。
高视角统筹,悉心打造通山、连湖、达海的休闲文化体系
将环西丽湖碧道与深圳湾休闲带、阳台山生态区串联。打通环湖绿道与阳台山山脊远足道、大沙河滨水绿道、塘朗山山脊远足道间隔,形成“三条骨干多条支线”廊带游览体系。建成南山区南北部景观门户,形成饱览山水之美的休闲漫道、山海相连的蓝绿生态廊道体系。兼顾考虑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等六水共治的要求,建设一条能够通山、连湖、达海的生态人文碧道。
高基调保护,细心确保生态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西丽湖生态保护区是多种野生动物的乐园,更是全球濒危和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褐翅鸦鹃栖息地。南山区细心做好动植物的调研及保护工作。同时,在建设材料上尽量满足“双碳”要求,加强林木保护和噪声控制,打造西丽片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型碧道。
高质量发展,用心构建产城休闲文化经济圈
深度挖掘环西丽湖碧道周边大学城片区、燕清溪科教片区,深大、南科大,白石岭科教片区,以及塘朗村等十个村社各自经济潜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共生型城镇”“生态郊野型城镇”“都市生活型城镇”。
融合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结合地铁13号线,将东莞松山湖、中子科学城、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高新区、后海中心区紧密连接,构成深圳科技创新中轴。串联石壁龙科教集群、留仙洞科教集群、燕清溪科教集群、小镇创新创意集群、大学城东科教集群、大学城西科教集群、白石岭科教集群七大集群,实现联动发展。以环西丽湖碧道工程为驱动环,形成片区相映,廊带相连,轴心相合的产城休闲文化经济发展共同体。
审读:喻方华田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