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史上最无奈的隐士陶渊明
在几千年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过无数的隐者,或许我们现代人无法真正的认识隐者的真实意图,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喜欢和尊重那些先贤们。正如自号“五柳先生”的东晋隐者陶渊明,深深的印在我们后人的心中。或许陶渊明并非是天生的隐居者,尽管他已经家境衰退,但是究竟是出身豪族。在东晋时期,是个讲究世家身份的年代,还是有众多的机会等待着他。
陶渊明做官的时间并不多,在投靠权臣恒玄后不久,由于母亲的去世使得他不得不回家守孝。也许是命运眷顾了他,在他守孝的几年里东晋政坛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斗争,每次斗争都有人员伤亡。守孝使得他得以躲过这场灾难,也许是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萌发了隐居的念头。可以想象,在那个充满了阴谋和血腥的时代,他所见的、经过的事情都和他心中梦想的有很大的差别,他看透了政治和斗争的残酷。
现代我们对陶渊明隐退的看法很多,或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或者是他喜欢那种幽静生活……但这几个理由都很牵强,在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也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这是必需具备的思想观。从他开始的仕途道路也能看出,一开始的他是有那种抱负的,先是投靠权臣恒玄,后投靠权臣刘裕,每件事都将那种志向演绎得淋漓尽致。
或许是看透了政治的残酷性,让他有了隐居的念头,他开始对简单安逸的生活向往,从他的文章《桃花源记》中看到了他对那种生活的向往。在他干彭城县令的时候根本不像一个官员,更多的是像一个居士,对于权利的无欲和兴致,使得朝中权臣对他放松警惕和敌视。这是一种自保的手段,好让自己从血腥的政治派别斗争中脱身。
从根本上说这是他的智慧的体现,以及他对社会的失望到绝望,于是他选择了隐居。他用这种方式逃避,来自保,远离了吵杂纷争的庙堂之争,“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这应该是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心声,但更像是他对朝中权贵们变态的远离。这是一种被逼无奈的生存智慧,是对权利斗争的妥协和退让。也许是世界上没有天生的隐居者,有的只是看淡和无奈的妥协者隐。
大隐隐于市,现在有很多人也会选择隐居,比如说武当山上现在就有很多隐居的人们。可是这些人们当中能有几个像陶渊明这样的思想?这些人们无非是一些过惯了城市生活,想来散心的人们,而且还有一些跟风的年轻人。我想或许“隐士”并不一定要远离城市的生活,而是不被烦扰的城市生活打乱了自己的内心,不知道你认为什么是隐士?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