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诗词之中了,例如大诗人屈原曾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诗句已经奠定了菊花高洁的形象,然而真正知菊、爱菊、懂菊的还得数一代田园诗宗陶渊明先生,他是真正把菊花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人物。
陶渊明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可以用寒酸两个字来形容,几度出仕,都是芝麻小官,做了没多久就因故辞职,最后一次当官是彭泽令,做了不足百天,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再次离职,回到庐山脚下,种菜、种菊、饮酒、吟诗,过上了他向往中的田园生活。正是从陶渊明的赏识开始,菊花奠定了恬淡、隐退的特征。司空图在《典雅》中说:“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人淡如菊,常常被网络小说形容气质美女。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解读陶渊明菊花诗中最著名的一首——《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开头两句似乎看上去有些矛盾,“人境”就是指滚滚红尘之中,人烟繁盛之地。在这种地方盖房子,怎么可能没有车马的喧闹之声?第三、四句给出了解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很简单,因为心远了。心远,指的是诗人的心远离尘世名利场,自然就感觉不到尘世的喧嚣了。
小隐在山林,大隐在市朝。即使是住在深山老林之中,如果心静不下来,摆脱不了名缰利锁的话,那也算不得“隐”。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叫“终南捷径”,“隐居”于终南山之中,其实心还在朝廷之上;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物我两忘,即使在市井之中,甚至在朝堂之上,人也照样可以获得宁静和自由。摒弃了世俗追名逐利这种价值观之后,人需要找到一个新的价值观,这新的价值观的支撑点在哪里?或者说,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么样活着?
庐山世人通常喜欢“采菊”两句,而王安石最喜欢的偏偏是这前四句,认为道出了人生真谛,真水无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辞官归隐了,不需要上班了,有时间了,所以就在自家篱笆之下,随随便便摘几朵菊花。在这闲适之中,不经意间一抬头,郁郁葱葱的南山映入眼帘。
这个南山是什么山?陶渊明的隐居之地在柴桑,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市南边就是雄伟高大、风景秀美的庐山。李白《望庐山瀑布》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以看出庐山的高大;苏轼《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庐山地形复杂。可是在陶渊明眼里不一样,这一座高山既没有让他产生高大的压力,也没有让他产生复杂的压力,一抬头,一下子南山就是庐山,就被他收入眼底了。何等的自然,何等的闲适!
陶渊明故居为什么是“悠然见南山”而不是“悠然望南山”?其实答案很简单,“见”是无心的,“望”是有心的;见就见了,见与不见,南山就在那里,没有什么思想波动;有心之望,一望之下,可能会引发感叹自然之美,也可能会引发思古之情,会让心情不再平静,所以“见”显得更加自然。陶渊明已经心远地自偏了,何必要再去做有心之举,何必再去望南山呢?
更进一步解读,“悠然现南山”,谁悠然?第一层理解是诗人悠然,诗人悠然之间就看见了南山;第二层理解是南山的悠然,看见了南山的悠然。诗人是悠然的,南山也是悠然的,人和山之间物我两忘,彼此合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道。
山间傍晚看见了南山,看到了什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岚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美不胜收,此时飞鸟归来,正成群结队的返回栖息的山林之中。此情此景,也可以对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话:“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心是最重要的。所有这一切,这秋天的菊花也好,这南山也好,这云彩也好,这飞鸟也好,乃至于诗人也好,全都没有任何心机,全都凭着本性生活着,人和自然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实现了完全的和解,也实现了完全的融合。此正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飞鸟还林那在这样的生活境界之中,陶渊明找到没有找到人生的真谛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生活之中,是饱含着人生的真实意义的,可是想要说出的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为什么找不到?是因为这个真意绝不是用理性的思考、冷静的分析能够得来的,这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身心一起去感受的,这种感受出来的结果,是佛家的不可说,拈花一笑,也是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
儒家名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独善”并不应该是失意之后的无奈之举,它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退步和转身,转身之后才现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够有一种悠然的存在。如果人永远陷在名缰利锁之中,就算退回去了,又怎么会有悠然的采菊,悠然的南山,悠然的人生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