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人人都曾在年少之时怀揣梦想,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后期跋涉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历经百般世事后,有些人依旧执着地辗转于世局之中,而有些人,却早已洞破世局,两袖清风、满心朗月地置身尘嚣之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我国的诗坛上,就有许多或隐于山、或隐于市的诗人。
比如陶渊明,比如王维,比如林逋……。这些诗人,有的生来就有一颗隐逸之心,而有的则是遭受到残酷现实的毒打之后,最终悟得人生的真趣。
啸吟徐行,淡汲墨香,与诗为伴的日子最美丽;在本期,诗巷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首写得既洒脱又深沉的诗。这首诗难得被流传下来,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当读完后,相信大家也都会为作者的才华而点赞。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宋·朱槔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简斋:陈与义之号。
朱槔,字逢年,号玉澜,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诗人朱熹之叔。朱槔生来就不入俗流,对功名利禄很是不屑,堪称诗坛的一股清流。
对于朱槔的生平事迹,历史上没有太详细的记载,而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也很少。我们这里所分享的这首《夜坐池上用简斋韵》堪称朱槔的代表作,也是朱槔作品中难得被流传下来的一首。
这首诗没有确切的创作时间,根据诗的大体内容,我们只能得知它是作者写于夏末的傍晚。此诗属于一首步韵诗,采用了陈与义一首诗的韵字,由此可见,作者与陈与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往来。
诗的首联一出场,就将一种闲适淡泊的韵味体现出来: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日落之时,闲来无事解衣乘凉,临水已经换过了三次床位。
首联的闲适之风,是从“无一事”这三个字上被直接体现出来的;而作者的一举一动,则是对“无一事”的充分证明,属于闲适之风的间接呈现。
许多人都喜欢这类风格的诗句,因为它不仅富有画面感,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从而让我们得以全身心的放松,感受到不尽的惬意与舒爽。
“已三回”比较有信息量,它与前一句中的“落日”相呼应,巧妙地点出了天气尚热的季节特征,也把作者“追凉”的迫切心情含蓄地表达出来。
作者的心情愉悦宁静,他所看到的景色也必然是唯美养目的: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北斗星渐渐沉下,夜幕悄然降临,水中的鱼儿迎来了最欢乐的时刻。月亮转过了星河,此时鸿雁的身影还没有出现。
作者独自临水而坐,他沉浸在自己的惬意世界里,也陶醉于眼前的美妙风景中。
经过细品我们会发现,在颔联的两句中,都有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这就使得诗句的内容显得更加流畅,韵味显得更加饱满。
“鱼方乐”是因为“斗沉”,“月过”则也含蓄地为“雁不来”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作者每用一个词一个字都是经过了认真的斟酌。
再深究一下,我们还可以得知,“鱼方乐”所要表达的还有超然物外的“真乐”的意蕴,即《庄子》中所说的“鱼之乐”。而作者这样写,无疑是在借“鱼之乐”来表达自己之乐。
“雁未来”除了契合时节,或许还包含着作者隐隐盼望“雁书”的意思。不过这层意思并不明显,也与全诗之意旨无紧密关联,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取舍。
颈联也属于比较美妙的景语描写: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庭前的绿树与“我”共诉心声,那枝头浅浅的花朵则仿佛在劝“我”持杯,为“我”助兴一样。
从首联到颈联,此诗的笔触都非常柔和,都能够充分体现出一种安逸与静谧之感。那么就裁剪形式而言,颈联的手法则显得更为出彩。作者将庭前的树木与枝头的花朵都拟人化,让它们变成可与作者相知相饮的知己,不仅使得物象拥有了灵性与活力,更是将作者本人内心的安然与淡泊之意进一步予以体现。
作者看上去孤单无人陪伴,但他的精神并不孤独,那些花草树木都是他的朋友,可与他交心交神。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足见作者不是一般人。
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独处一境而洒脱安逸呢?显然是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的炎凉,从而让心真正归于平淡。我们来看尾联: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在明亮的月光下,池水倒映着自己的满头白发,“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像张巡那样誓死守城。
我们说过这首诗不但洒脱还很深沉,而所谓的“深沉”就在于最后的尾联。
在尾联中,作者写到了自己苍苍白发的模样,为诗增添了几分沧桑与厚稳之感。另外,作者还引用了唐朝张巡誓死守城的故事,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年华已逝、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在作者所处的年代,奸臣秦桧当道,所以像他这样的有德、有志之士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故而作者在看透世局后才选择做一个潇洒的散人,他的闲适淡泊是真的,他的忧国之心也是真的。
诗以“深沉”补“安逸”的方式收篇,在提升格局与韵味方面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杯闲酌看鱼乐,万事不关与世疏;各位看官,对于朱槔的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