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博采风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Huang,JumboHeritageList
第回:云解有情花解词穷,别有洞天可园浮香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采风追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的文字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文字没有明确商业用途。(ImagebyJumboHuang,PartofTextcitationresourceswasfrompublicdomain)
三曲红桥留雅士,一湖绿水笑春风。
仲宣曾此赋登楼,谁复登临续旧游。
千载词华争丽日,四邻砧杵动清秋。
消夏有地身多病,报国无缘志未休。
回首长安都不见,风尘满目迥生愁。
呜呼,天道无知,似失好生之德,人心难测,罔恤尽瘁之忠。叹解网之无人,嗟缧绁之非罪,虽陈百喙,究莫释夫讥谗,惟誓一死,以申鸣其冤郁。窃先公以甘盘旧眷,简在密勿,其十年辅理之功,唯期奠天下于磐石,既不求誉,亦不恤毁,致有今日之祸;而敬修以长嗣,罹兹闵凶,何敢爱身命而寂无一言也。
可园真的可以。皇氏古建筑大全之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可园路32号,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年),占地面积平方米,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与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合称清代“岭南四大园林”。东莞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
二十年前我参观过可园,那个年代出门旅行不时兴携带胶卷相机,当年的手机不能拍照,所以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导致我对可园的印象支离破碎。
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今天再次进入乐园,今非昔比了,规模扩大了,人却少了,走了一圈只看到几个游客,只是离开时发现一群夕阳红老年团浩浩荡荡熙熙攘攘锣鼓喧天地冲了进来,我倒吸一口热气:幸亏来得早。令人吃惊的是,可园在装修期间免门票。
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东莞可园是保存较完整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具有岭南园林的代表性。东莞可园孕育了一批艺术家和文化名家,对莞邑文化乃至岭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东莞宝贵的文化资源。
园内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设有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陈列展览《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居巢、居廉与可园》《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动展览。年6月25日,东莞可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若是夜深人静,秉一烛蜡台,品一杯香茶,看星空,望月影,听水声,波光潋滟,树映水中,蝉鸣蛙叫,再拥抱一下园林的清新与秀丽,那将是何等的惬意?感谢主人,为后人留下了一处停放心灵的好去处,让脚步慢下来,让思维活起来。
可园的取名本身蕴含着一种文化。依张敬修的艺术天分,他在构筑可园时,自然而然要加入诸多的艺术元素,才会精心打造出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的平方米的私家园林。其中的名字多以“可”字命名,“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当然,最终的目的是“可人”。
当年修筑园林时,懂艺术、爱诗文的张敬修非常崇尚道法自然,他在动工之前,按照自己的审美意向,遵循美感、和谐、怡情舒心等自然法则,在看似随性的建筑中,却是独具匠心、用心良苦。待他在三亩三分土地上随性构筑了亭台楼阁,山水廊桥,堂轩厅院,并点缀上琴棋书画、树木花草,一幅岭南独特风光的园林画卷便展示在了世人眼前。
他广邀文人雅士,大摆筵席,让人们品评、鉴赏。待这班骚人墨客游览全园后,张敬修开始征求大家对园林的看法,并要求取个名字。也许是这个园林太过完美?客人们竟一时语塞,谁也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夸赞了,更别说为它取名了,美到词穷的文人墨客们,便一个劲儿地说:“可以,可以啊”!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是啊,还有什么语言比“可”字更盈人、更贴切、更走心呢?那就取名为“可园”吧!主人家大智若愚、聪明睿智的处事之道从这里可见一斑。是不是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有文化呢?“可以”、“可人”、“无可无不可”,其实,这中间隐含着主人张敬修的志趣与爱好,更深藏着他道法自然、玄之又玄的人生感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啊!“可园”因此而得名。
时间匆匆而过,驻足亭台楼阁,凡心回归安宁。突然望见湖中的天鹅,正悠闲地踩着凌波微步,时而引颈高歌,时而展翅欲飞。那湖中的波纹就一圈一圈地盛开着,开成了人们心灵深处快乐的花朵。惬意的人们,竟然忘记了年龄,欢呼雀跃若孩童般。走近了,湖光山色,鱼翔浅底,连同我们倒映在湖中的身影,也都各自摇曳着。身旁的相机“咔嚓咔嚓”,裁剪出美丽的景致,裁剪出心灵的呼唤。怎一个“可”字了得!(中国散文学会伏萍)
东莞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约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
可园创建者张敬修,东莞城区博厦人,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晸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他广邀文人雅集,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居廉曾客居可园十年,创造了没骨撞水撞粉花鸟画法,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可园孕育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名家,对莞邑文化乃至岭南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东莞宝贵的文化资源。
张敬修的晸治抱负无法得到施展,便托故辞官退隐,归家构筑园林,才留下了这一处令人叹服的私家园林供后人观赏。
可园以精巧的园林建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岭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年国务院将东莞可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博物馆是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米,有陈列展览《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居巢、居廉与可园》、《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动展览,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座既具东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可亭位于可湖中心,是可园的胜景之一。在可亭上即可欣赏湖光美景,游鱼,又可以沐浴在清凉的微风之中,真是“三曲红桥留雅士,一湖绿水笑春风”。
我穿过池塘,看到可园中门可罗雀,游客稀少,感慨运气好。我走进壶中天,中国古建筑讲求好意头、四周房屋滴水到中间,是聚财的意思。这里环境清静幽雅,当年主人邀上三五个文人雅士聚座一起,聊天、品茶、下棋,又可欣赏可园建筑艺术,看看精美的檐板上的雕刻绘画,以及楼道的扶栏、檐角,再听听楼上传来的乐曲音韵,十分可人、舒适。后人写了一副对联:园小无穷景,壶中别有天,就很好的概括了它的精妙之处。
可轩是邀山阁的首层,是张敬修接待宾客之地。厅内门罩、地板装饰为桂花纹。可轩的地板加工十分精细,砖块由人工手磨而成。据说兴建可轩地板时,要求每个工匠每天加工不得超过两块,多了不但不赏,反而要罚,唯恐质量不佳。可见,琢磨之精细。
在厅中央还设有一铜管口,它是用来送风送香的。当年在隔壁小房里放着一台鼓风机,由仆人在小房里用鼓风机鼓风,再加上一些香料,风由地下的铜管徐徐冒出,凉风阵阵,清香沁人,宾主无论是高谈阔论或细语密斟,都不会受到仆人的打扰。可见其设计巧妙,独具匠心。
雏月池馆靠水而筑,门朝东,形如楼船舶岸,故俗称船厅。船厅似一叶轻舟停泊湖岸,富有岭南水乡情趣。常作为主体建筑代替厅堂,设在最佳位置,具有厅堂楼阁的功能,既作会客、宴请场所,又可作为观赏园景佳地。
当年,宾主常在此地下围棋,文人雅士在此雅集。
雏月池馆北面的几组大窗,每组有多排,每排分上、中、下三扇窗。下扇窗固定,中、下两扇相连,向上折叠开启,开窗时既可遮阳,挡雨,又可通风,也可保持室内私密性。
问花小院回廊绕院,中有花台,栽植树和摆设应时群花,气氛极为文静优雅。以前主人在这院子里摆了许多名贵花卉。其命名取自“云解有情花解语”的意思。
居巢有诗云:问花能解语,但愿惜韶华;莫似平章宅,花时不在家。
这是一种文人意境,有“百年心事问花知”的境界。
岭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强,雨水多,主人修建了贯通环绕可园的长廊,叫环碧廊,柱子是当地特色的红砂岩柱,碧,指碧绿的色泽,多花草之意。当年,环碧廊的周围种满了花草,满眼碧绿,让人如沐春风。全廊长多米,它不仅防晒遮雨,出行方便,还能把可园各组建筑连通起来,形成“连房广厦”的格局。
人们在游园时,随着时间消逝,脚步的移动,循廊前行,一折一景,步步景殊,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景观连续画面。
双清室的命名,取“人境双清”之意。此厅平面呈“亚”字状,结构奇巧,四角设门,便于设宴活动。家具、铺地和门、窗花均摹似繁体亞字形,故又称亚字厅。
岭南庭园惯用的套色玻璃画,在这里得到了普遍采用。它采用红、蓝、白、黄相间的十字形窗心,色彩缤纷,使室内外景物增加光影的变化。玻璃上还刻制有居巢的字,更显示其名贵,也说明园主人与居巢有深厚的情谊。
可园占地面积不大,因布局紧凑,虚实得体,建筑压边摆布,留出中间空地作庭园,故视线开阔、畅朗,扩大了观赏间距,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因为主庭面积宽广,为控制空间,设高耸的邀山阁,形成全庭的构图重心。它高约17.5米,共四层,这也是二十年之后,我对可园唯一清晰的印象。
邀山阁虽体量大,底层被遮挡了,但前有双清室烘托,侧有曲廊和平台陪衬,故感高而不威,挺而不孤,与园林的轻松气氛显得协调。
邀山阁的立面造型是碉楼式的,非常有特色。它是当年主人休闲娱乐赏风景的地方。遥想当年主人在此,登高望远,一览众山水,江水环绕可园,碧波荡漾,烟水苍苍,远景近影,尽收眼底。俯看可园,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居巢为此发出感慨:“荡胸溟渤远,拍手群山迎。未觉下土喧,大笑苍蝇声。”
擘红小榭是介于亭、屋、台之间的奇特建筑。这里是主人邀客人在此小憩的地方。
东莞是荔枝之乡,荔枝是岭南佳果,苏东坡有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园主人张敬修建好可园后,广邀文人雅士来可园做客。当夏日园中荔枝成熟时,主人和朋友常在此边观园景、吟诗作画,边品尝新摘的荔枝,其乐融融。岭南名士郑献甫、陈良玉、简士良、罗铁渔、居巢、居廉等都是可园的常客。
“擘”是“掰”的意思,“红”是借代荔枝,当年榭旁植有优质的荔枝树,居巢有诗云:“一夏名园住,十年种树迟,频歌摘得新,差免此腹负”。
在垂柳边有条傍湖的通道叫博溪渔隐,当年可通往张敬修的祖宗家庙——九畹祠。博溪渔隐以前可供小船停靠,船经可湖直通园外。它是临湖设计的游廊,从这里能饱览可湖的湖光秀色。门外有一对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此对联说明了可园的特点是“占水栽花”,可园虽小,但有花有水,清风徐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
水是园林景象构成的重要因素,作为自然景观,水比山更有亲切感。岭南庭园可建筑面积小,水池多用规则几何形式。几何池形,是岭南造园理水的特色。
曲池的取名来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诗《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居巢亦曾做诗云:一曲蓄烟波,风荷便成赏。小桥如野航,恰受人三两。
横跨曲池的桥叫湛明桥,该桥原是用麻石叠成的,不稳有摇晃感,如小小的航船在大海上,有“上桥如野航”之说,别有一番风雅情趣。
滋树台是一个有砖栏而没顶的小台。滋树台,位于庭园中心,平面呈方形,青砖砌筑,上面有栏杆,东面有步级可登,是种植兰蕙的地方。
台名取源于屈原诗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滋和树都是种的意思。蕙兰均属宿根花卉,多年生常绿草本,品种繁多,统称为兰。以季节分,春有春兰、夏有蕙兰,秋有建兰,冬有墨兰。
张敬修常说自己“性喜蕙,绘者蕙,植者亦蕙”。滋树台就是种兰花的台子。张敬修的父亲字九畹,他建此台亦有纪念父亲的涵义。张敬修筑滋树台,当然也用以自称“下野回乡”,仍有高尚品格的意思。
可园的保养很不容易,我看到园林工作者匍匐在地清除石板缝隙中长出的杂草,让我想起以前装修房子给瓷砖做美缝灌胶的场景。
可堂是全园的主体建筑,三开间,坐北朝南,为园主起居之处,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喜庆宴会的地方。
可园古建筑正门的大门上方所写的可园二字是园主人张敬修的亲笔书法,每一字只一笔,写得苍劲有力,显示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门外的对联是当时的秀才简士良为园主所作,上联为:未荒黄菊径;借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下联为:权作赤松乡;用的是张良帮助刘邦打平天下后急流勇退,遁入道门并自称赤松子的故事。
可园的总体建筑风格是畅朗轻盈。它占地面积不大,只有三亩三,但其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且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园内建筑压边摆布,留出的中间空地作庭园,视线开阔、畅朗,有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张敬修(年至年),字德圃,亦作德父。广东东莞县莞城镇博厦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园主。张敬修按清朝惯例,用钱捐了个同知。张敬修因在东莞修炮台有功,被派往广西做官。后因抓获了计谋叛之乱的首大领,升为县同知。后任知县,知库。年,因平叛农民起乂有功,升为广西按察使。随后为江西按察使。
张敬修捐官时只捐了个“同知”,却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被提升为“知县”、“知府”、“广西按察使”、“江西布晸使”等,且琴棋书画水、笔墨丹青样样精通,还著有《可园剩草》,传说他还是国画大师高剑父、关山月的师傅和师祖,可见其人文化艺术造诣之深厚。
道光二十七年(年),罗大纲等在平乐起乂,张在广西极力防卫省城,救援外郡,有功被升为知府。不久,广东天地会的凌十八等起乂,他面呈督抚,力主派兵镇压。他的主张没被采纳,便以弟弟病逝为名,辞官退隐,归家构筑可园。道光三十年(年)六月,洪秀全在金田起乂。张敬修奉命在东莞招募了三百名兵勇,于咸丰元年(年)正月前往广西作战。因解象州之围有功,五月,被授浔州知府。
咸丰二年正月,任右江兵备道。因镇压农民起乂军有功,被提升为广西按察使。咸丰五年(年),陈开、李文茂起乂军向广西推进,得浔州起乂军接应,攻占了所过州县,围攻梧州。张敬修受命率军与之会战,相持不下。后起乂军攻克浔州,并在那里建立大成国。他因此被撤职,粤督叶名琛奏留在军中效力。次年春,他进军浔江,在船上督战时右腿被炮弹击中,败退至平南,便以伤病为由,再度辞职回乡。
咸丰八年(年)五月,粤总督黄宗汉任命张敬修督军东江。咸丰九年二月,翼王石达开率部入粤,攻下嘉应州。黄宗汉督兵镇压,张敬修率军设伏,大败太平军,以战功官复原职。不久,署理江西按察使,咸丰十一年,又兼署江西布晸使,后因病回东莞。同治三年(年)正月,病死于可园,时年41岁。张敬修平日家居,喜画梅、兰,笔墨超脱;诗词清雅,诗多咏兰、咏梅。著有《可园剩草》。
他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皆能的文人,他特别倾心于绘画,将居巢、居廉两位大画家在家中供养多年,为他们取得后来那么大的绘画成就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居巢、居廉两位是谁?就是国画大师高剑父、关山月等的师傅和师祖啊!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悬挂在北京。
建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广东四大名园其余几园都是一个当官的家族累代所建成的私家园林,而可园却是岭南文化的策源地,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一个私家园林那么简单。
历史上,张敬修在官场中曾三起三落:由于被民变军三次打败,他吃了三次败仗,皇帝并没有治他重罪,只是将他撤职。被撤职后回到故乡,张敬修修筑此园,与家人平平安安地欢聚,享受天伦之乐。张敬修的侄子张嘉谟曾评价说:“再仕再已,坎止流行,纯任自然,无所濡滞。”大致意思是教育子孙后代,在宦途上可行则行,应止则止,乐天安命。
可园留给后世的影响,既有精致灵巧的古典建筑,且因可园主人张敬修邀请著名的花鸟画家居巢、居廉在此写生作画而增加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张氏给二居提供了丰裕的生活和幽雅的创作环境,从可园中孕育出来的居派绘画艺术因居廉桃李满门而发扬光大,使可园成为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
道光三十年()七月,张敬修辞职回乡,修建可园。年至年,岭南著名画家居巢、居廉随张敬修做幕僚,客居可园十年,写生作画授徒,完善和传播没骨、撞水、撞粉花鸟画技法。清末,张伯克(可园张氏第四代)邀林直勉、李文甫等,在可园筹备反清宣传活动。张伯克假遭绑架,得可园大洋,支持新军起事。
草草草堂为园主人张敬修作画和休息之所,并非一间草堂,亦非草草了事所建,是张敬修为纪念自己的戎马生涯而命名的,同时告诫自己:一个人的品行和办事,不能草草轻率。他回忆在广西等地打仗时说:“偶尔饥,草草具膳;偶尔倦,草草成寝;晨而起,草草盥洗,草草就道行之。”大概意思是说,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困了就睡,早上一起来简单梳洗一下就出发了。但他认为:“人之不可草草,草草者,苟且粗略之谓,人宜戒焉。”所以“余戒之而榜之以名堂。”
年10月土大改时可园被分做农民住房。20世纪50年代,可园被改为博厦村敬老院。年,东莞县人民晸府着手修复可园。年初竣工,可园正式对外开放。
年10月,“文命”开始,可园停止开放。“文命”初期,狮子上楼台、拜月台和滋树台被拆除。20世纪70年代,可园被改为华侨旅行社。
年,可园管理所正式挂牌,划归东莞县文化局管理。经过两年的维修,年可园重新开放,接待游人。
年,东莞可园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年7月18日,国务院公布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伯治,东莞麻涌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岭南建筑学派的杰出代表。本陈列主要从莫伯治生平、岭南建筑与岭南庭园的结合、现代主义与岭南建筑的结合、新表现主义的探索与尝试以及晚年力作五个部分,全面展示莫伯治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成就。
本陈列是目前岭南地区首个以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为专题的基本陈列,主要包括发展历程、岭南园林与岭南建筑三部分。它汲取了最新科研成果,以照片、线描图、模型等为主,辅以满洲窗序列等多件岭南特色的建筑构件以及岭南建筑掠影、虚拟可园、知识问答等科技互动项目,全面展示岭南园林艺术与古建筑艺术。
东莞历史悠久、文人荟萃。东莞的可园精美典雅,闻名岭南。可园主人张敬修以风雅名世,他修筑可园,以诗画雅集,他及族人延请画师、文人于园内,资助他们创作。成就一代名家,居巢、居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
居巢、居廉(合称“二居”)长期寓居在可园中作画,可园清新灵秀的自然环境,深深影响了“二居”的画风,这是“二居”绘画的鼎盛期。他们以写生、写实为旨趣,其绘画清新明丽,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居派”风貌,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程式,创造了“岭南风格”的新派画风,为后续“岭南画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而影响岭南画坛数十年。
张氏家族扶植了“二居”,可园孕育了“居派”绘画,而“二居”又以其艺术的精华为可园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居巢、居廉与可园交相辉映,流芳百世。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南濒大海,自古与海外交通,绵延不断。近代中国,西风东渐,中西文化经历着对峙、冲突、融合。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东画坛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与革新,精神与物质,民族与时代等关系问题等诸多问题日异突出,广东画坛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西化派等百家争鸣之格局。以“发扬国光,研究国画”为宗旨,广东国画研究会与论战、出图书、办展会、兴雅集乃至办学兴教,以一振广东萎靡不振画风,传国画之传统,发扬传统之国光。尽管当时广东国画研究会不处于岭南画坛中心位置,但其起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广东乃至岭南美术蓬勃发展。
晚清风尚——东莞可园馆藏铜版画展回忆,
铜版画又称“西洋铜版画”,发明于15世纪,是一种以铜作版材的凹版印刷画,通过刀具雕刻或酸液腐蚀等手段并运用机器压印办法使涂抹于铜版凹处的油墨或颜料附着在纸张上从而获得图样。
铜版画传入中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8至19世纪是欧洲铜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展览中的40幅作品,正是出自这个时期的英国画家托马斯·阿洛姆之手。他利用铜版画的艺术创作来展现晚清中国的风景、习俗、艺术、宗教仪式,从而反映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差异性,以及东方古国的传统习俗与生活方式。
希冀此展能让大家了解19世纪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状况,了解不曾久远的历史,分享铜版画的写实细腻的艺术风格。
中华文明,灿若星河;悠悠千年,亘古不变。志龙者,秉文化传承之使命,创精雕艺术之芳华。读志龙精雕,每每静心凝神,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场修行;每一处刀痕,都是一种淬炼;青灯黄卷,初心不忘;伏案三尺,文起波澜。
刀下柔情如金缕玉衣般精细与执着;胸中信念如万马奔腾无可遏制。抑扬顿挫都是一刀一刻,俯首轻念皆为金刚舍利。秉中华不屈不挠之民族精神,扬悲鸿“尽精微至广大”之艺术理念。积数载春秋之功,抱拳拳文化复兴之情怀。
志龙精雕,不声不响,不急不躁,却能洞察人生,至刚至强。
李志龙,本名李念军,年出生,号盛世沧龙,湖南益阳人。精雕艺术家,摄影艺术家。广州从化石刻《温泉八景》作者,广州流溪中学石刻群书法作者。致力于开拓精雕艺术,艺术理论和传统文化探索二十余年.16岁举办第一次个人艺术展,33岁特聘为高校艺术系客座教授,现已举办个人艺术展览11次。原创专题摄影及摄影文学数十辑,精雕及精雕系列作品数百幅。年参与编写“全国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精雕艺术理论及光影艺术理论均编入艺术教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获广东省版权局审核登记精雕,书法,摄影,摄影文学等作品版权过千幅。
(清)居巢《花篮图》斗方,作品小析:画面中绘花篮一只,蓝中乘满鲜花,蓝中鲜花绽开,浓叶淡花,相互映衬,此图布局严谨,用笔简洁,设色清秀雅致,格调疏朗清香。
(清)张敬修《兰花图》团扇,题识:习之三兄大人属。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此唐太宗咏兰诗也,秋日偶暇,聊录其意。伯裕。
钤印:白文方印“德甫之印”朱文方印“伯裕书画”,作品小析:画中叶用重墨为之,花之墨色稍淡,均融入了书法的笔意,图中绘有兰花垂叶,兰叶瘦劲,浓淡相交,交迭穿插,其姿态婀娜,充满生意。尺寸:曲尺式陶屋,陶质,曲尺式形。藏品介绍:屋高两层,院落式布局。悬山顶,正面开长方形门,山墙顶部开两个三角形窗户,后开长方形窗户朝院落。墙体方格纹。
附录:我算是运气好的了,在上海封城的关键时间,我收到通知,可园定于年4月14日恢复对外开放。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实行网络实名分时段预约,游客可通过可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