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40902/e3sbt9p.html

王国维

有境界自成高格

年6月2日,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抱石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一颗学界巨星就此陨落。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与辜鸿铭等人比,他更深刻,著作也更多。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都是后人含义超越的学术经典。其中《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最为著名,尤其《人间词话》,读来口齿生香,甚至成为了文学名著。

年6月1日,王国维参加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生师生叙别会,午后访陈寅恪。6月2日上午,独自来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而陈寅恪先生对他的评论:“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更是他一生的写照。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位大师的留下的经典文字。

他的人生三种境界,点醒了多少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间词话》

他的“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理论,将千古诗文分析个透彻。他说作诗无外乎“以我观物”、“以物观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人间词话》

他不只对国学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读书也有自己体会: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读书的三重境界》

1、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

解释:王国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他在养生方面的这些理论,大部分来自《黄帝内经》及古代中医理论,强调生活要有节度,要少私寡欲,多运动。

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解释:这是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广为流传。这句话,用古人的词句,点破人生的三种境界,实在经典。

第一境界是孤独的境界,要想成大事,做大学问,就要独立思考、独自谋划,放弃那些没用的社交、告别那些没用的朋友。就像独自登上高楼,独自忍受孤独寂寞,但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第二境界是坚持的境界。大事、大学问不是轻易成就的,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很多人,有始无终,遇到困难,或者短期看不到回报就放弃了。而有心人懂得坚持,就像古代的女子等待自己远方的丈夫,即便为此消瘦,也不悔当初。

第三境界是灵感的境界。《管子》中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当你用全力做一件事,“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得不到结果。这时候不放弃,总会在某个时候打通思路,眼前豁然开朗,就像词中所说:“蓦然回首”,答案已在眼前。

3、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解释:王国维曾于年末至年夏到日本留学,后来自学西方哲学,并从日文翻译西方近代哲学、伦理、心理、美学、逻辑、法学著作。他曾经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尤其喜欢探讨人生意义。这其中,王国维深受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上面这句词,可以说流露出悲观主义的情绪,有时候也感觉与林黛玉的悲戚有异曲同工之妙。

4、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解释:王国维对诗人的描述实在太经典了。作为一个诗人,对宇宙,对生活,只有入乎其内,去体验、去经历,去悲伤、去高兴,才能有“诗意”,才能有真实的感悟,写出来的东西才不会空洞。

而出乎其外,就是要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去看经历和经验,跳出情感来写情感,这样的事才是真正的诗,也才有真的境界。

5、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解释:民国时期的大师都是真正的大师,无所不通。王国维的成就主要在考据、在元杂剧研究和词学研究上。但在教育上,他的观点也非常经典。

王国维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完全的人,让教育的对象完善自己。而所谓的完善,最基本的就是身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只发展身体,却抑制精神的发展,只会早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

而如果只发展精神,忽视身体的发展。也必然失去发展的资本,因为身体是人干事创业的本钱。这样只会培养一群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早衰者。

6、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解释: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首词《蝶恋花》(之一)中的一句。王国维崇拜宋人的词,自己写词的时候,经常引用或者借用前人的词句。

“朱颜辞镜花辞树”出自五代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但王国维的引用绝非抄袭,而是自成一格。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九十多年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他自己的这句词,或许是我们对他最好的怀念和纪念。

重温经典诗词

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逝者如斯夫,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瞪大眼睛仔细一看,花已不是花,草已不是草,残红遍地,枯粳满目,这世界连底色都变得彻彻底底。所以这词不宜多读,只因越读越入骨。

满庭芳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

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

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

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

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

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那沾染着落花芬香的尘土,被走马扬起缓缓随行,初升的明月偷偷地窥探着车中的佳丽。可是,经历过几番秋风秋雨,偶然揽镜自照,不禁暗惊大好的年华已换。即使是长长的柳条依旧,但重来攀折,已令人无限叹嗟了。尽是无我之境语,但处处映衬有我之影。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

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

悲也飘零,都作连江点点萍。

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风中的飘絮,沉沉浮浮,进进退退,闻达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么区别呢?到头来还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历史的烟河之中吗?

先生是把这个世界看开了,看透了,所以才自沉于昆明湖畔,让粼粼湖水伴随他恪守最后的宁静。

玉楼春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金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静安先生这阙《玉楼春》写得有点俏皮,但是俏皮之中隐藏着悲凉与惨淡。人生更像是造物者编好的程式:生(肇始)——病(磨难)——老(懈怠)——死(寂静)。“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寓意今岁之我不同于去岁之我,要想不虚度这有限的时光,就得花酒相伴,这是孤独者最佳的俦侣。

虞美人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未能羞涩但娇痴,

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

不知何日始工愁,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娇羞之态”是姗姗少女的特权,也是豆蔻年华的自由情态,以前有,而今只剩下“双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头”,往深一层,是对“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